【林依瑩專欄】實踐共生型照顧 需要改變支付制度

【林依瑩專欄】實踐共生型照顧  需要改變支付制度
2020/08/27

長照服務法於2018 年1 月1 日開始實施後,ABC 單位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成長, 各式教育訓練、研討會熱烈地舉辦著,其中長照出現了一個很夯的名詞「共生」。

這應感謝好家宅共生文化基金會創辦賢伉儷——余尚儒醫師及五十嵐祐紀子女士,積極提供日本成功的共生模式,讓台灣看見希望的可能——「醫食農照」的社區共生。去年4 月余醫師親臨和平達觀部落,很喜悅地鼓勵我們,部落已朝著社區共生、宅老所的模式發展。在這過程,我總不斷的咀嚼反思,符合台灣本土文化的共生意義,共生型照顧的具體實踐為何?

伯拉罕讓部落熱鬧不已

首先,我們打造一個具空間美學的「伯拉罕(Plahan)基地」 ,有兩座小木屋、香草園、示範雞舍。照服員陪同失能長輩去基地,部落健康長輩、帶孫的婦女、一早務農的族人中午休息時前來基地,三五成群閒聊互動、也會整理基地的草地、植栽並澆花,後來也成為部落賣菜車的新停靠點。小朋友放學,可以來基地寫作業、玩鬼抓人,在嬉鬧聲盡情奔跑著。

台中伯拉罕長照基地(圖/林依瑩)

近來,部落引入230 隻雞朋友,由長輩帶回10 至30 隻不等在各自家中養著,最近紛紛開始產蛋,長輩每天興高釆烈地講起養雞哲學、趣事、糗事,生活充滿了樂趣也忙碌。部落青年假日返鄉,基地也是最好的聚會場所, 他們辦起返鄉紀錄片分享會,導演帶著大家熱烈討論部落青年的實踐與未來想像。因為有伯拉罕基地,達觀部落變得好有趣,也好熱鬧。

感動的是,不少失能個案也穿梭在其中, 甚至7 級、8 級重症長輩也有,沒有被遺忘。讓失能長輩到基地,是共生型照顧的第一步, 他們也能參與部落發生的大小事。失能個案的日常,不只有基地,整個部落就是他的家,我想,這是台灣真實發展出來的共生美好!

共生型照顧的美好,若能融入富有彈性的支付制度,應是台灣長照的福音。

增加支付認定彈性

若想達成綜觀達觀部落的共生模式,現有的支付制度仍有調整空間。22 個居家項目就是22 種決策,在實務運作生態中,因為第一線有不同的A 個管、照專、照專督導,自然產生不同的認定。例如,支付碼BA13 陪同外出是較無爭議的支付項目,但外出過程中也會經歷如廁、換尿布的基本日常照顧(BA02)、基本生命量測(BA03)、餐食照顧(BA05)、肢體關節活動(BA11)等。全人的思維,往往在過度切割的判定中消失無蹤,共生型照顧的美好, 也因此難以在現行制度中實現。

其中,執行場域也是關鍵。執行某些項目的地點若不是在居家(保守認定是自宅),而是在教會、基地、或鄰居家時,就會面臨地方主管機關是否認定的風險,若有爭議,容易形成保守性的認定,將這些地點排除在生活的場域之外,因此失去「整個部落就是我家」共生型照顧的精神。

共生型照顧不容易被現有的給付制度所支持。因此,希望中央政府支付制度能發展出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範圍的全包制支付制度, 或增設共生型照顧的支付碼別,讓地方主管機關有規範可依循,增加第一線人員對支付判定的彈性。相信如此美好的共生照顧,將會是長照2.0 最為人民津津樂道的進階發展,甚而躍上國際優質的長照軟實力。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林依瑩

泰雅族人叫她Puyat,意思是人很好、很長壽的人。卸下台中市副市長的角色後,通過照服員培訓,在台中達觀部落發起「伯拉罕原鄉長照計畫」。現在不僅在部落擔任照服員,也擔任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的秘書長,希望讓「個案安心、家屬放心、平價溫馨」的幸福長照模式在台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