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寰專欄】運動預防醫學崛起 對抗共病症高齡殺手

【吳旻寰專欄】運動預防醫學崛起 對抗共病症高齡殺手
2024/04/10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近期的研究發現「多病共存」將是首波衝擊全球高齡死亡率的嚴重威脅,但隨著共病症年輕化、專業醫療人力短缺,醫療量能日漸不足,運動預防醫學將在未來10年逐步發展為重要的介入手段。

一項發表在2020年6月26日的《自然通訊》期刊上的研究,追蹤60歲以上的受試者長達12年的時間,將他們分為不同的臨床多病共病群集,並觀察了這些群集的演變、參與者之間的轉換以及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研究發現,隨著時間推移,多病共存的臨床軌跡呈現出高度的動態和複雜性。

一開始,只有一半的受試者能夠歸入明確的群集,包括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認知障礙等;另一半則屬於不明確的群集,並在隨後的追蹤中轉向特定的多病共病群集。尤其是心血管和神經精神疾病群集,在死亡風險方面表現最為顯著,其死亡率超過整體死亡人數的一半。

4成的台灣人沒有運動習慣   共病症風險高

多病共存/共病症, 或稱為Multimorbidity,指的是同一個人身上同時存在著2種或更多種慢性疾病。這可能包括像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多種疾病。

對於高齡共病症的定義而言,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病症都是共病性的一種,在社會經濟較差的地區可能會提早發生10年。雖然台灣的社經地位在世界上並不差,但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高達4成,這些都是導致共病症提早發生的關鍵因素。

研究發現,患有多病共存的人群相較於單一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提早死亡、需要住院,住院時間也更長。此外,患者的日常功能下降,生活品質降低,容易陷入抑鬱,且需要使用多種藥物,這被稱為多藥治療。不僅給患者帶來困擾,也增加了整體醫療成本,高齡族群罹患共病症不僅不可逆,且追蹤12年的死亡率更高得驚人,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

多病共存越來越普遍。雖然年齡是最大的促使因素,但有趣的是,相對於65歲以上的人群, 65歲以下的人群中多病共存的人數更多,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就已經面對嚴峻的挑戰,因此若要改善高齡共病症的問題,最佳的治療策略的時間點應該落在50歲前,並落實中高齡預防醫學的價值。

增加體力活動   大幅降低死亡率

此外,另一篇《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提到,儘管多病共存的情境相當複雜,但運動對於緩解多種慢性疾病有積極幫助。根據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的研究,診斷後的體力活動與非傳染性疾病(如乳腺癌、缺血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相關,每週每增加10個代謝當量任務小時的體力活動,可以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22%,缺血性心臟病患者降低1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降低30%,第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4%。

運動量如同藥物劑量具有劑量依存效益(Dose-dependent),這也顯示面對多重疾病的威脅,傳統治療需要整合多個科別、多種藥物,有時候對於長輩也會造成用藥過量的風險,然而,透過運動監控與科學化介入將可改善這個問題,並且對於生理造成全面性的影響,將是預防醫學領域不可缺的關鍵。

綜合多篇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中高齡人群合併共病症的比例大幅攀升,並顯著影響死亡風險,這些發現對於台灣未來的10年發展相當關鍵,因為根據主計處分析2034年50歲以上的族群將超過台灣總人口數的1/2,多病共存是全球性的健康挑戰,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預防慢性疾病,是降低多病共存風險的關鍵。

未來醫療體系也需要更加注重整合性的照顧,為患者提供更全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並且透過運動延緩老化、改善失能,應用在中高齡長者身上,運動成為預防醫學的明日之星。高齡政策中,我們看到了社區據點和健身房的運動推廣,然而,專業師資不足以應對所有社區的需求,運動量難以精確記錄,需要更科學的方法,結合運動訓練和技術方能對抗共病症帶來的挑戰與威脅。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0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