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專協30年 跨專業健全長照體系 讓照護成為人權而非特權

長照專協30年  跨專業健全長照體系 讓照護成為人權而非特權
2023/10/24
作者/專欄

↑長照專協第11屆理監事合照。(圖片來源/長照專協)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成立了30年,以長照為名,長照專協最初從居家護理出發,30年來將觸角延伸至所有類型的長照服務單位,串聯各專業領域人員,為促進台灣長照體系的健全發展而努力。

順應法規演變   持續推動長照體系發展

「長照專協的標誌,中間有1個失能的病人,後面有3個人扶持他,一開始,我們就已經認為長照需要跨專業服務,」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的常務理事王祖琪聊起長照專協的 logo設計理念。王祖琪是長照專協創始成員之一,曾任4年的理事長,今年7月剛把工作交棒給現任理事長張志明。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常務理事王祖琪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常務理事王祖琪

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張志明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張志明

回憶30年前的情景,王祖琪說,當年以衛生署(衛福部的前身)辦理的「居家護理實驗計劃」為契機,一群熱心的護理師和其他專業同好,在1993年成立了長照專協,除了讓自己有個能安身立命的地方,也希望培訓更多長照專業人員。

長照專協成立之初,台灣的長照體系完全還在摸索階段,機構的設立沒有任何標準,30年來,順應長照法規演變,長照專協持續扮演體系推動的關鍵角色,舉凡早期辦理長照護理人員訓練、協助推動長照單一窗口制(照管中心),到後來起草研擬長期照顧服務法、協助建置長照機構評鑑指標。長照專協始終致力於政策與法規倡導、研發服務品質標準、培訓專業人員,並維護專業人員權益等工作。

2018年住宿機構評鑑基準整合研商會議。(圖片來源/長照專協)2018年住宿機構評鑑基準整合研商會議。(圖片來源/長照專協)

從人才培訓到機構評鑑   專業品牌持續邁進

培訓長照專業人員一直是長照專協的重要工作項目,從1994年開始到長服法公告前,協會一直是除了醫療機構以外,唯一訓練長照護理人員的民間團體,呼應長照產業發展,更在長照1.0時代開創長期照護專業人員整合性課程(Level III),納入更多跨專業人員。

Level III課程分組活動。(圖片來源/長照專協)Level III課程分組活動。(圖片來源/長照專協)

理事長張志明說明,Level III課程限制不同領域的學員名額,以團隊導向學習(TBL,Team-Based Learning)的方式,交流、討論由真實案例設計的長照情境。「長照專協就是一個可以帶來學習成長的地方,這30年下來,專業協會這個專業品牌就是我們能夠一直走下去的原因,」 王祖琪語氣堅定地說。

長照機構評鑑指標的訂定與試評,也是長照專協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張志明指出,協會集結了產官學專家,融合第一線經驗並參考國外案例,與時俱進調整評鑑指標內容,例如,有鑒於住宿式長照機構、一般護理之家與老人福利機構評鑑指標不一,形成多頭馬車,長照專協在2018年試辦評鑑基準整合,「從指標訂定、評鑑、輔導到評鑑委員遴選和培訓,我們都一直在做。」

長照專協也注重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如2018年開始推廣源自於史丹佛大學的「照顧者自我管理工作坊」(Building Better Caregivers,BBC),王祖琪指出,工作坊透過10人左右的小團體,協助慢性病患者和照顧者管理自己的健康、生活型態和情緒,學會察覺、面對和處理照顧壓力點,並藉由同儕的力量相互鼓勵,「讓他們訂一些很簡單的目標,像是每天至少空下1個小時,學會更愛自己一點,如果有達到,每週聚會的時候大家會給他拍拍手。」

2019年照顧者自我管理工作坊結訓。(圖片來源/長照專協)2019年照顧者自我管理工作坊結訓。(圖片來源/長照專協)

導引政策發展   繼續讓長照品質更好

30年來,長照專協承接中央或地方的委託,產出許多長照政策導引,「幾乎每個政策都有我們的身影,未來長照專協還是會繼續往這個方向走,長照2.0先求服務廣開,品質管控會是未來重點,」王祖琪說。

接棒理事長的職務,張志明指出,長照專協未來會繼續與政府合作,希望建立屬於台灣的長照機構品質指標,提供業者具體的經營做法,並搭配評鑑委員的篩選與訓練機制,目標要讓評分標準一致、讓業者聽得懂,輔導機構變得更好,也把業者的經營困境反映給政府,成為政府與民間的溝通橋梁,「讓機構從立案、經營到有品質,一步步地有所參考,有一個提供教育訓練的地方,協會責無旁貸。」

「享有長照是人權,而非特權,」張志明說,每個人都會面臨老化或者失能的可能,協會可以貢獻的是,讓長照品質更好、提供教育訓練,讓長照成為每一位需求者都可以享受到的基本權利。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