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娟專欄】人詩意的居住 讓長期照顧重拾人與自然的連結

【胡月娟專欄】人詩意的居住  讓長期照顧重拾人與自然的連結
2023/08/14

人詩意的居住(或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是一首詩,作者為19世紀德國的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1770-1843)的作品,詩人是在貧病交加,居無定所之下寫這首詩,因為他自1807年開始就為思覺失調症所苦。

閱讀這首詩,更能體悟居陋巷回也不改其樂的顏淵,在精神病院生活卻能大量產出曠世畫作梵谷的心境。詩中要傳達的是呼籲人領會自然的真、人性的善、與藝術的美。人藉由對生活的理解,內心安詳和諧,就能擁有詩意或靈性(精神spirit)的家園。

世人遺忘荷爾德林將近一世紀後,德國哲學家(思想家)海德格爾(1889-1976)根據這首詩的意涵,撰寫了一篇建築、居住、思想的論文,將這首詩的意涵發揚光大,傳頌至今。

就語言學而言,建築就是居住,居住就是建築。海德格爾舉橋為例,橋連接河流兩岸,讓兩岸的文史、經濟、社會等有所交通管道。人生存其間,讓天地自然的本質顯露,這就是詩意的存在。海德格爾認為藝術不是創造,而是顯露本質。就似羅丹所言:世界上不缺乏美的事物,只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米開朗基羅在雕刻大衛像的時候,就曾經說:大衛本來就隱藏在大理石裡,我只是將他釋放出來而已。

所以人們藉由築橋的串聯,讓天地如實展現本質,這就是道德經第25章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海德格爾以詩意盎然,天人共存的觀點來詮釋,只要住處讓人可以安身立命,就是人詩意的居住。

記得在印尼做國際志工服務時,曾經參訪過一個大湖,許多人就住在湖上,家中的床就是吊床,吊床的左右搖晃,就那麼巧妙的緩衝湖水的波動。望著水上人家自在生活的背影,臉上燦爛的笑容,就覺得這是很奇妙道法自然的展現。

海德格爾在1946年曾與中國旅居德國的哲學家蕭師毅先生一起閱讀老子的道德經,蕭先生曾書寫道德經第15章的“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一幅中文對聯給海德格爾,所以老子的思想對海德格爾建築、居住、思想的論文應有些微影響。

以長期照顧而言,藉由活動設計和陪伴個案的過程,擬定最適合個案的活動,以避免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例如居家服務的陪伴項目,照顧服務員陪著個案在家附近散步繞圈圈,持續好幾個月沒有任何的改變。問照顧服務員他們的反應就是個案不願意改變,或個案不想遠離住家。這時候照顧服務員應了解的是個案為何不願意改變,因為有些個案長期因失能而被限制在家裡,或持老年人就是要把住家顧好的觀念。

隨著照顧服務員的陪伴,其行動功能如果有些微的進展,可以嘗試將其活動或散步範圍做延伸,如果個案沒有拒絕或其體力還能忍受,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展,自由度的增加,對個案一成不變的生活而言,自有一番不同的領會。

再者,按照海德格爾的觀點,當人活動空間延展,尤其是走入自然,這種人地天道與自然的銜接,會讓人找到一種近似宗教的完整、統合感,這是人類發展的最後一個任務,才不會感覺沮喪。因此長期照顧從業人員提供以人為本的服務,就是尊重個案原有的生活脈絡,學習等待,幫助個案準備好,等待機會引入改變。

長顧從業人員應藉由活動設計和陪伴個案的過程,擬定最適合個案的活動,以避免個案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圖片來源/pexels)

總而言之,不論是居家式、社區式、或住宿式場域,藉由服務歷程,長照從業人員與個案的互動,應努力與個案一起改變千篇一律的刻板化生活步調;重新拾回人與自然的連結,感性與理性的相輔相成;秉持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的心態,走入自然,映著陽光,恰似閒坐庭(亭)前(註:閒就是打開門看月亮的心情),欣賞落花或落葉在微風中飛舞,人就是這麼詩意的居住或存在呀!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