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瑩慧專欄】日本觀察-共生社區和社區設計的核心精神

【巫瑩慧專欄】日本觀察-共生社區和社區設計的核心精神
2023/06/14

筆者於2023年5月7日-12日,隨「銀享全球」前往日本關西地區參訪,以下分享在「共生社區」和「社區設計」這兩個議題上的實地心得和彙整。

共生社區

我國行政院在2023-2026年(民國112-115年)高齡化社會白皮書中,揭示「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發展願景。對長者的支持,要以協助其維持生活的自主性及自立性;在社會運作方面,則應提升不同的世代共融,並強化社會的永續發展。」

而白皮書在「共生社區」篇章中,特別強調「這是我們的事、大家一起來」的觀念,以下是綜合整理日本不同的推展和執行成效。

訪問時間

5月8-9日

5月10 日下午

5月11日上午

地點

德島上勝町

神戶地區

大阪地區北芝社區

在地關鍵單位

彩株式會社

快樂公寓

北芝社區

靈魂人物

橫石知二(65歲)

首藤義敬(37歲)

池谷啟介(約50歲)

投入年代

1979年

2017年

2000年

目標

創造高齡自立,活力生活的管道

社區的幸福快樂

共同協力打造安心生活的居住環境

特色

行銷當地葉子、香菇及柑橘等農產作物

從失智的住宅與照顧,發展社區的混齡共融

以食物和建立不同的組織,發揮多元的功能

服務對象

年長女性為主

失智住民、社區長者和自學的中、小學生

單親、失智、高齡獨居、身心障礙、中輟生等弱勢族群

年營業額

3億日圓

推估1億日圓以上

至少3.7億日圓

參與人數

300人

由公寓的60人開始向社區串連

500人

策略思維

1.女性經濟自立

2.促進社會連結

3.強化科技應用

4.促進地區繁榮

1.不因疾病而權益受限

2.不因輟學而中斷學習

3.帶動社區生命教育

4.建立世代混齡共融

1.整合居民想法和提案

2.推展弱勢族群自立

3.強化技藝和經驗傳承

4.建立多元的創業機制

整體成效

讓女性以輕鬆自在又競爭的方式,提升經濟能力、社會地位和生活品質

從點開始推動,而後在不同閒置的空間創立運動、漁業、酒類的發想,逐步串聯社會中被忽視或漏接的族群

為不同群族依照需求建立組織,因為互助和共助而提升自立,改善教育、飲食營養、人際互動和落實創業願景

日本在2016年開始推展「共生社區」的政策,期待驅動社區居民,對公共事務產生共識和熱忱。進而一起推動社區生活的再造和品質的提升。以上三個案例,啟動的時間和運作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有其相通的精神。

  1. 發現問題並尋找解方:社區中的問題有個人、家庭和整體等不同的面向,必須洞見後,尋求共識,並規畫解決方案。

  2. 讓每一個人參與、貢獻和發揮力量: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即使是個人微小的問題,都應該被聽見,進而產生信賴和支援的網絡,以及成為彼此的助力。

  3. 要有靈魂人物和團隊:這個靈魂人物和團隊,就是社區持續共好的磐石。不論是池谷啟介先生或橫石知二先生,他們都有遠見和發想,而且為社區努力不懈至少20年以上。

  4. 強化社會永續發展:制度要健全和傳承,才能永續發展。以上三個組織,都陸續培育年輕人,為接班做準備。尤其北芝社區的中層主管才30多歲,而且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詳細個案介紹請參考:彩株式會社(上)彩株式會社(下)快樂公寓北芝社區 

社區設計

除了上述的三個參訪外,另一個關注的主題是「社區設計」。5月11日下午來到知名「社區設計師」山崎亮先生的Studio-L。他首先指明:「社區設計如果要在日後大家可以共同使用,一定要所有相關人提出想法,才可以在日後有互助和串聯。」以下是山崎亮先生在北海道一個公共空間的釋出案例:

  1. 先找一些話題給專家或住民多次對談、思考。去探討現在空間和未來(10年)房子空出來,是否可以給年輕人用或創業。
  2. 規畫不同年齡組在每個樓層中的分佈(以顏色區分)。而且去細分房間的空間運用和費用估算。一個月討論一次,共12次。
  3. 選定設計師之後再依照相關議題討論5次。 

可以了解前置作業非常耗時,但是大家所關心的面向,都已經前後討論多次和得到共識。這樣就能夠順利發揮社區的功能,在日後共同凝聚力量。

另外,他也分享千葉縣的案例。如何運用不同營運時段和空間設計,推動長照和咖啡館,讓一些小朋友的媽媽可以在長照機構(小規機)幫忙或準備餐食或在咖啡廳服務。同時連帶解決鄰近超市和家長們接送小孩的停車問題。 

5月12日上午參訪的是大阪天王寺百貨公司,推展10年的「緣活」專案,如照片一。

照片一:大阪天王寺百貨公司,推展10年的「緣活」專案。 (攝影/巫瑩慧)

照片一:大阪天王寺百貨公司,推展10年的「緣活」專案。 (攝影/巫瑩慧) 

他們提供特別的樓層,例如5樓、8樓的室內或其他戶外公共空間,讓市民團體、志工團體或NPO團體申請,盡量不分年齡層和領域,同時也搭配節慶的活動。已經和超過390個非營利組織合作過,傳遞知識、娛樂、訊息和增加兒童、婦女、長者的活力。如照片二,三。優點是:

  1. 在百貨公司辦可以吸引更多不同的人。
  2. 一個月舉辦2次,如活化大腦的空間等健康講座或工作坊,豐富長者生活,如照片四。
  3.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後,也邀請福島高中生來這裡推廣咖哩,大家都認同這樣的連結。
  4. 接觸不同領域或者從沒接觸過的活動,增廣見聞和交朋友。

照片二: 不同年齡層和領域的活動。

 照片二: 不同年齡層和領域的活動。

照片三: 小朋友的柯南偵探 (攝影/巫瑩慧) 

照片三: 小朋友的柯南偵探 (攝影/巫瑩慧) 

照片四:共生社區強調的是人文的內涵和社區生命力,舉辦高齡者的健康講座。(攝影/巫瑩慧) 

照片四:共生社區強調的是人文的內涵和社區生命力,舉辦高齡者的健康講座。(攝影/巫瑩慧) 

這是另一種透過活動或環境設計,讓社區中的跨齡活動更活躍,山崎亮先生的Studio-L多年來也提供建議和參與演講。

雖然社區設計偏重活動推廣和硬體環境的改造,而共生社區強調的是人文的內涵和社區生命力,但是他們的核心精神是相通的。都是需要透過對話,彙整相關人員的意見,互相學習,而後推動相關活動、社區營造,甚至於重新建構社區生活網等。

例如:「北芝社區」為了擴充人行道,讓小孩和長者等行人有更寬廣和安全的步行空間,也是經過多次的社區會議,以及和政府部門的協商後,終於將汽車道縮小一公尺。在拜訪「快樂公寓」為中輟生和身心障礙者新設的攀岩場時,剛好也有市政部門的人員一起參加討論。他希望能夠從實際對話中,了解民間單位的需求,然後提供建議和支持。山崎亮先生也談到他在北海道的一個閒置的學校運動場,在經過和社區居民不斷的探索後,改成兼具戶外和室內的活動空間。在寒冷漫長的冬天中,讓居民也有不受天候限制的開放場域。

不論是共生社區或是社區設計,最重要的是讓每個人有機會去反思,去傾聽他人意見和增進社區的互動關係。然後彼此從建立的互信中,找到平衡和共同前進的力量,營造社區更美好的生活。希望以上諸多案例,能夠鼓勵國內正在經營,或是對共生社區有熱誠的夥伴們,在政策的開放中,啟發亮點。同時吸引和串聯志同道合的人,以堅定的意志,推展貼近社區的溫馨變革,邁向此次參訪團員林秀榛所說的「持續創造連結的黃金能量圈」。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橫石知二先生的書「對了!就來賣葉子」和山崎亮先生的書「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中,發現更多精彩的故事。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