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間力量到環境設計 台、港、澳洲交流建構友善失智作法

從民間力量到環境設計    台、港、澳洲交流建構友善失智作法
2019/05/14
作者/專欄

長年關心身心障礙者權益的伊甸基金會於13、14日舉辦「伊起活到老2019失智國際研討會」,聚集台灣、香港、澳洲、日本與美國等地的專家與相關從業者,論壇主題從硬體空間設計到軟體服務模式,期盼更細緻、全面地探討陪伴與支持失智症患者的具體做法。台灣目前失智人口推估已超過28萬,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其中3/4為極輕度與輕度患者,若未因其他疾病失能,行動能力依然自如,跟一般失能照護相當不同。

台灣:重視失智者潛能

台灣失智症協會已走過17個年頭,湯麗玉解釋,現階段的失智政策除了持續推廣友善社區概念、加強社會認知,更重要的是發揮失智症患者的潛能。像是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I can」活動,邀請失智症長輩擔任活動主持人、為民眾導覽、教國畫等等,都強調重視發揮他們既有的能力,不應該遺忘他們的價值。湯麗玉也說,今年勞動部補助推動「失智友善職場」,包括失智友善職場宣導、編撰失智友善職場手冊以及推動就業媒合平台,她坦言10年前還很難想像「就業」是失智照護的重要議題,但如今已經很難忽視,失智症協會近年也推動每週六營業的Young Coffee,讓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透過咖啡店工作找回自信。

香港:民間由下而上的失智友善

除了日本之外,與台灣比鄰而居的香港近年高齡化也相當快速,更將超越日本成為預期壽命最長的城市。根據2016年底統計,香港老年人口當中已有38.6%為獨居或是老老相伴,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做研究家庭照顧者時發現,不少個案為輕度失智症照顧中風失能的另一半,或是體弱、有慢性病者照顧失智症老年人,這般居住型態將會帶來不小的照護風險,加上香港普遍對失智症無病識感,目前確診者不多,在推廣大眾認知方面也很難找到失智症患者願意現身說法。

而在政策方面,香港在2017年發布「智友醫社(Dementia Community Support Scheme,DCSS)」計畫,由醫院管理局、社會福利署與食物及衛生局共同執行,反應政府盼透過跨部會整合失智照護。不過,樓瑋群指出,執行後發現,該計劃只提供經費聘請服務人力、團隊,卻不提供場地等硬體環境,導致排擠到原有健康長輩的空間資源,即使找到人,也可能並不擅長照護失智症長者,跨部會的夥伴關係也並未妥善建立,加上計畫時間僅一年,許多患者在計畫結束之後不知何去何從。

樓瑋群指出,反而在香港民間組織有不少由下而上的努力,包括非營利組織「大銀」發行照顧者雜誌《大人》介紹社區照護資源,社創設計組織「啟民創社」則以行動藝術方式,將失智症狀無限放大,在銅鑼灣推廣,喚醒民眾對認知退化的關注。還有更有牛腩湯粉店主動提供店內空間舉辦社區增能活動,比起咖啡店,更符合香港老年人的飲食習慣,也有茶餐廳舉辦免費下午茶吸引長輩,有100多位長輩確診失智症,極力以社區型態推動失智症早期篩檢。「在台灣的話,說不定可以在夜市試試看。」樓瑋群如此笑稱。

澳洲Hammond Care失智症中心提出10項設計原則,其中之一是明顯的標示,像是跟牆壁顏色不同的馬桶、藍紅二色的水龍頭、邊緣明顯的餐盤。(攝影/邱彥瑜)

澳洲:用空間設計幫助失智症患者

「我們要把失智也當作一種失能,大家會思考如何幫助失能的人,像是視力退化會戴眼鏡,不能行走就做無障礙環境。當遇到失智,我們應該也要想想怎麼設計對失智者友善的空間。」澳洲Hammond Care失智症中心研究與設計部主管Gresham Meredith談及「空間設計」的重要性,她認為環境應補救失智症患者在學習力、記憶、壓力承受度等方面的退化。在大原則上,Gresham Meredith認為失智症的環境設計,應掌握容易辨識方向跟定位、減少不良刺激(尤其是噪音)、增進社交互動與自信、體諒照顧者以及讓患者跟家屬覺得受到歡迎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