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社區醫養落實在地安老 打造全人照顧體系|《創新照顧》線上微論壇

深化社區醫養落實在地安老 打造全人照顧體系|《創新照顧》線上微論壇
2022/05/19
作者/專欄

侒可傳媒19日舉行線上微論壇,由與談人《ĀnkěCare創新照顧》總編輯高有智和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輔導理事長賴添福,分享社區醫養整合現況與推動社區整合照護困境及建議。至於未來的觀察趨勢與重點,可以鎖定在誰來整合?政策整合或產業整合模式?在哪些領域或議題整合?整合的機制與模式?

《ĀnkěCare創新照顧》5月號雜誌以「社區醫養最前線」為題,探討建構全人照顧體系的產業趨勢。主文彙整三大挑戰,包含政府方案和民間需整合、醫養資訊串聯,及醫療端和照顧端需合作。另以六大面向:診所、衛生所、居家醫療、醫養一條龍、以養辦醫、科技串聯為例,介紹社區醫養發展現況與最新訊息。此外,也邀請北市聯醫前總院長黃勝堅、輔大跨專業長照碩士學位學程教授李光廷以各自專業剖析議題。

高有智說明,醫養整合是把健康照護跟社會照護結合;健康照護包括醫療、精神衛生、健康保險等,社會照護包括社會福利及生活照顧等。面對在地老化議題,醫養整合已經是全球趨勢,可以劃分為長照照顧、醫療照顧、生活照顧三大面向,必須達到多元整合,落實在社區完善全人服務,以期達到擴大照顧產業規模,並拉進醫事單位在整個生態圈之中的角色。

醫養整合服務面面觀

推動醫養整合10幾年的黃勝堅受訪時指出,醫養整合過程中的各職類人員,各自有盲點和難以改變之處,只想做自己專業的部分。長照1.0認為其與醫療分成兩塊,但失能、弱勢、老化,不可能用社政、衛政來切割生命。長照2.0也有盲點。長照提供「服務項目」,沒有提供「照顧人」;長照個管師是在管「資料」,不是在管「人」;醫院體系在看病,也沒有在照顧人。大家都在提供「技能」,沒有以家庭為中心思考全人整合照護,但重點還是要做到落地服務。

診所跨長照面向,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陳宏麟在雜誌提到,全台診所1萬1千間,逐漸出現多元變化,診所協會提倡「醫養結合」理念,搭配長照2.0轉型,串聯社區整體照顧服務。衛生所跨長照面向,介紹新北「偏鄉長照All-in-One計畫」及嘉義縣18鄉鎮衛生所結合長照推動概況。居醫跨長照面向,分享順安診所、嘉基、立仁中醫與樂善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彌陀禪寺的在地服務模式。

醫養一條龍面向以天成醫療體系為例,說明醫院端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居家、日照、住宿式機構),和5G(5居)服務: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居家復健、居家藥事、居家服務如何進行。以養辦醫面向,由護理之家增設診所的仁馨樂活園區為例,示範完善體系內的照顧銜接。而科技串連的部分,關渡醫院、國衛院、友達頤康皆介紹了各自特色的HIS系統,並前瞻未來科技平台的發展。

講師與線上參與學員大合照。(圖片來源/侒可傳媒)

資訊串連是首要整合解方

有關「推動社區整合照護困境及建議」,賴添福強調,現行有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顧、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計畫等,不同體系平台未共用,各項方案有不同參與服務對象、頻率、方式、費用、個案管理收案上限、給付等,造成多頭馬車令人混淆。

賴添福提出6點建議:1.長照與健保個案雙向轉介平台資訊系統優化。2.研擬居整計畫服務項目,同一醫事收案,合併提供居家醫療醫師意見書服務。3.居家護理所佔居整個案高達50%,整合資訊平台,將居護所納為特約單位。4.加快醫師意見書開立的時效及功能,優化系統協助A個管擬定、修正照護計畫及調整參考。5.積極推動虛擬健保卡。6.結合遠距醫療,解決偏鄉需求。

另外,針對居家整合醫療照護計畫,賴添福提到,李淑儀博士日前提出維持原來醫師訪視費用、放寬10公里服務限制、護理師及個管師給付相關費用、增加送藥到府服務、行動診察科技運用費用補助、設立照護觀察指標獎勵金制度、居家護理特殊照顧項目給予處置費核實申報及服務次數核實申報等8項調整建議。

醫養整合多元面向需求

有關失智症者的醫養如何串聯,賴添福表示,目前跟失智症有關的主要法源依據,是長照2.0給付制度,但長照2.0補助沒有著墨住宿式機構、聘僱外籍看護及家人自己照顧。他認為,未來應該做照顧對象的擴充,醫養整合跟失智症的連結性才會比較大,現階段失智長輩待遇確實比較薄弱。

至於全人整合照護模式涵蓋長照、生活以及醫療等面向,單一居家型態的業者,如何串連社區醫養共存照護之經營,賴添福指出,《ĀnkěCare創新照顧》5月號已經有好幾個模式案例,重點是不管要自己做或跨業做「一條龍」,還是要這樣才有辦法做共存照護經營,讓醫養整合達到永續經營。高有智也建議,居醫、居護可以採取策略聯盟、跨職類合作,滿足更多商業模式需求。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9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