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照顧新局|湯麗玉:失智照顧維持互動 實體線上同步勢在必行

後疫照顧新局|湯麗玉:失智照顧維持互動 實體線上同步勢在必行
2022/02/11
作者/專欄

後疫時代,人跟人的接觸減少,長輩活動減少導致退化非常明顯。「社會互動很重要,」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強調,疫情期間仍要透過線上課程,維持與長輩的互動,才能延緩病情惡化。

一名約70多歲的長輩在疫情前原本很健康,三級警戒關在家半年,沒想到後來就懵了,出門找不到路回家。湯麗玉嘆道,當所有活動都被限制,缺乏社會互動跟走動,整個人的狀況會往下滑,對長輩而言更是如此。

疫情暫停實體服務期間,日照中心跟失智據點仍想方設法持續提供服務。湯麗玉指出,為了延緩失智症者的病情,據點維持與失智症者互動將服務轉為「線上」,但現行「有開班才給付」的政策規定,應變不夠靈活,尚待研擬改善。

經營失智照顧不易,湯麗玉分享目前據點運用的2種線上互動模式:直播互動即時效果佳,預錄的影片則有隨時播放的彈性。但對失智症長輩來說,操作遠距設備更有難度,湯麗玉建議,相關業者可研發適當設備或營造適合環境,思考讓失智者參與的過程更友善、簡單,並規劃定期利用遠距課程來帶動長輩參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全球失智人口超過5,500萬,照護相關成本每年達1.3兆美元。

台灣失智症人口推估約31萬人,未來20年,平均每年增加約1.8萬名失智者,「24小時服務型機構永遠沒有夠的一天,」湯麗玉呼籲,降低對住宿式機構的依賴,發展社區式服務,讓社區店家也成為參與照顧失智的資源。

線上服務成為後疫時代標配

「當平常多習慣遠距線上,疫情來時適應力就會好很多。」湯麗玉表示,因應疫情突然將課程轉為「線上」,對長輩是一種改變,會讓他們感到不適應。理想的方法是平常就要維持一堂線上課程,比如日照中心可試著每週六早上安排一堂線上運動課,增加長輩運動機會,持續讓他們熟悉線上模式。

「疫情期間仍要透過線上課程,維持與長輩的互動,才能延緩病情惡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

 

《2022 後疫時代的照顧新局-跨域專家的主張》數位專題馬上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