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珮婷專欄】捲起袖子服務去

【黃珮婷專欄】捲起袖子服務去
2020/11/23

文/黃珮婷 (串門子社會設計執行長,最擅長服務設計及讓長輩開心。串門子社會設計由社工師、體育推廣背景夥伴組成之新創社會企業,耕耘高齡議題與長期照顧領域10年以上,發展創新長照、退休服務及活動設計,期待創造你我美好的老後。

前我們也使用長照,但只有早上1012點兩個小時。中午12點包的尿布,到傍晚6點都沒人可幫忙替換。因為臥床,爸爸長時間包著尿布,整個床鋪都被尿浸濕。這次住院後,我們在想,是否選擇到住宿型機構?全天候有人照顧,我們比較能放心。但想到過去生活再辛苦,爸爸也沒有放棄過我們。我知道,爸爸一定是想在家被照顧啊!」個案女兒說起這段歷程,滿是不捨。

身為高考社工師,這是我踏入長照服務領域後,第一次加入個案出院返家後24小時服務模式建構的家屬共識會議,也是第一次挑戰居家照顧24小時,跟爺爺緊密生活在一起。

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生活作息、身體變化、飲水排泄、進食等。我也實際記錄照顧方式,夜間的咳嗽聲和痰液量,早起暈眩的處理,還有移位下床的方法都是重點項目。一有狀況馬上詢問居家醫療和護理人員,交換照顧的想法,安排一日4次的照顧方式,同步調度人力,紀錄單裡分門別類記載重要的照顧內容和提醒,隔天和家屬討論後改成3次的方式,最晚一班的服務時間就由女兒和兒子輪流進行。

Line群組每天此起彼落,各班照顧夥伴分享照顧記錄,早上血壓低了馬上回報、腳部水腫每日監控、排便情形一清二楚,連爺爺奶奶鬥嘴的內容都可清楚知道。家裡燒熱水剩下來的小木條,成了照服員自製的疊疊樂教具,為的是促進爺爺手部小肌肉的活動,下午得走路200公尺才能休息。其中也跟居家醫療、復能團隊密切討論,即時調整藥物和復能方法。

當社工真實在照顧現場裡感覺到與夥伴們一起走過了24小時,夥伴詢問的問題不再遙遠,而是真實地在情境裡討論,發揮服務協調的精神,成為核心角色。個案、家屬、照服員的三方聲音都釐清後,後端的溝通和照顧問題也變小,過去卡住的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9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