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生活能力 長照機構長輩體驗「一日店長」

訓練生活能力  長照機構長輩體驗「一日店長」
2019/08/05
作者/專欄

叮咚!炎熱的下午,踏進北投的便利商店裡,定睛一看,正在結賬與為貨物上架的店員,居然是年過八旬、頭髮花白的阿嬤們,她們是來自台北市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的長輩,忙著為瓶裝飲料與餅乾上架、協助補貨。「這是味素!來來,味素在這。」、「阿嬤,我們用放大鏡看一下這有沒有過期?」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的實習學生們擔任關主協助長輩。

這些關卡背後設計經過精心思考,協助活動設計的職能治療師趙崑陸指出,這些上架動作與流程圍繞「轉位」、「認知區辨」兩項核心能力而設計。長輩在不同高低的貨架之間行走、蹲低或起身,都考驗著長輩的平衡與轉位能力。

長輩在不同高低的貨架之間行走、蹲低或起身,都考驗著長輩的平衡與轉位能力。攝影/邱彥瑜

活動進行期間,也有長輩突然出現下肢無力的狀況,關主也協助讓長輩從倚靠助行器轉成坐姿,適時調整難易度,也有長輩動作太快,一下就破關,照服員還加碼讓他協助排列書籍。「挑戰要剛剛好,才有成就感。」趙崑陸認為,必須視臨場反應調整難易度,才不會讓長輩挫折或是覺得太容易。

而為了將飲料、餅乾擺到正確的架上,也考驗著長輩對於圖像、顏色的認知能力,加上「保存期限」的辨識,更融入了現實導向的意涵。台北市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督導張妤安也提醒,活動流程設計必須顧及長輩的專注力跟體力隨著高溫而下降。

趙崑陸引導學生們思考,這些訓練必須對應長輩日常生活所需的能力(ADL),例如能訓練失智、中風的長輩改善辨認、搜尋能力,轉位能力則為長輩從床起身移動到輪椅上,打好基礎。

而為了將飲料、餅乾擺到正確的架上,也考驗著長輩對於圖像、顏色的認知能力,加上「保存期限」的辨識,更融入了現實導向的意涵。攝影/邱彥瑜

雖然活動看起來短短兩小時,但籌劃卻長達半年。張妤安說,往年時近中元節,他們也會帶著長輩去大賣場採買普渡用品,但「一日店長」始終在他們的待辦清單裡。今年年初,他們跟店家接洽,接著一連串設計活動、調整規劃、陪著長輩練習,還得要因應長輩突發的狀況,最難的其實是需要有大量人力協助,張妤安也坦言,對於一般機構來說,照顧人力就已經夠吃緊了,但是每次出外活動,長輩帶回的笑容與回憶,卻總是超出預期。

在阿嬤們忙著上架的同時,也引來不少結帳的客人駐足詢問,透過實際互動,讓長輩走出機構,現身於一般人的生活裡,更直接消弭社區鄰里因不了解而對長輩與安養機構的誤解。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也說,透過活動不僅對長者有正面功能,也可以拉近長照機構和社區的關係,小型機構要融入社區,成為社區的好鄰居。

下班後,阿嬤們拿著獎狀跟「工資」拍照。攝影/邱彥瑜

跟阿嬤們買東西的顧客,其實就是他們的子女與家人,張妤安解釋,他們盡量邀請家屬一起參與,不只讓長輩開心,其實也讓子女了解長輩在機構內的生活,有時能減輕把長輩送到機構的罪惡感。

為了鼓勵長者參與活動,貴族機構還準備了「工資」,讓長者得到自信與肯定。下班後,阿嬤們拿著獎狀跟「工資」拍照,有人嚷著累了,也有阿嬤迫不及待,買了瓶每天都要喝的咖啡,自己賺的錢,花起來最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