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立專欄】打破管理邊界,跟第一線人員同體共存!

【林金立專欄】打破管理邊界,跟第一線人員同體共存!
2019/06/19
作者/專欄

滿頭白髮的張奶奶推著輪椅過來,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問她最近為什麼特別有精神?她說,剛入住時心情很不好,雖然大家都對她很好,但就是提不起勁,覺得自己沒人關心了!直到有一天中午,偶然聽到照顧服務員在講電話,拜託等一下要來上班的同事,買一罐豆腐乳進來,買進來之後,照服員趕緊把午餐拿出來,再夾了一塊豆腐乳給她,說:「阿嬤,妳看看合不合胃口,只能吃一塊喔,不然會太鹹!」她才知道,因為她最近食慾不振,照服員擔心她體力愈來愈差,想起曾聽她講過吃飯習慣配豆腐乳,所以趕緊拜託同事買進來,照服員居然還記得這件事,讓她感動了好久!「人家都這麼關心了,自己也要提起精神一下。」她說。

從機構經營者的觀點來看,職員們重視長輩的需求,在細微處發現期待,然後想辦法去幫他們實踐,這是自立支援以人為本的內涵。當這樣的細緻服務形成整體的氛圍時,自立支援的機構就可以說是成功了。但在管理上,要怎麼實踐呢?

首先要建立的共識就是少說「不可以」。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張奶奶吃太鹹,可能會導致血壓或是其他身體的不適,因此要控制飲食,但如果她都吃不下呢?哪一個影響比較嚴重?比較要迫切面對的是那一個問題?當管理者面對照顧的抉擇,有時候要先拋去數字、指標,用價值與感受來決斷,先讓她願意吃,之後再來逐步溝通,建立飲食共識,並且相信她有能力可以做出最適當的決定,掌握自己的意志,這是「充權」的精神,也是「賦權」的過程。

圖片提供/雲林同仁仁愛之家

對工作人員來說,照顧的目標要朝向「如何才可以」的方向發展,張奶奶總不能一直吃得太鹹,造成身體不適,照顧的策略可以採取整體健康管理的方式,各項專業一起進來協助:營養師在其他食物進行調整,控制整體的攝取量;照顧者鼓勵她多運動、多喝水,增加代謝率,以及找比較不鹹的豆腐乳;治療師設計可以讓他輕鬆運動的方式,透過整體照顧方針的調整,幫助她能夠盡可能繼續過著本來的生活。

這樣的需求由誰來提出呢?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發現長輩的需求,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場的照顧服務員,提出張奶奶的照顧需求,其他的專業者一起支援協助達成。這種全體一起幫長輩實踐期待的經驗多了,整體的氣氛就會形成;相反的,如果長輩或照服員提出了需求,得到的回應是「不可以」時,這些改變就很難發生。

有一天中午,我看到年輕的照服員騎車從外面回來,手上拎著陽春麵和水餃,她說是要給長輩吃的,因為一位剛入住的94歲失智症爺爺說不想吃飯,只要吃麵食,而廚房沒有辦法立即準備出來,所以她就趕緊跟其他同事交代一下,騎車去外面買回來,而她們覺得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不同的管理視角,對這樣的照顧過程會產生不同的見解,重視SOP的過程式管理模式,從流程、指標檢討,考量衛生、感控、營養以及規定時,可能會認為這樣違反許多規章,可是我們也都知道,這種精神不僅是要被肯定的,這模式也可能是另一種更好的生活照顧策略,管理者如果難以決斷,無法打開管理視野,可能就會採取一邊處罰、一邊肯定的犬儒作法,自主自發的照顧價值,就很難出現。

對管理者而言,建立自己的照顧價值信仰,並進而形成管理模式是很重要的。在比利時,有「人性尊嚴實驗室」的設計,理解好的照顧與不好的照顧之細微不同;日本也發展了「ZIZIBABA」體驗營,實地參與體驗,知道照顧要做與不能做的事。我們自從2014年在台灣開始進行實證與導入輔導,發現管理者若親身參與過「ZIZIBABA」體驗營,之後導入的成功率可以超過7成,如果只是派基層職員來參加的,當輔導期結束後,持續願意感改善的機構,大約只剩下3成。這麼大的落差,就是管理者是否有與照顧現場的長輩、照顧服務員有同體共存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