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有撇步 離床偵測產品大閱兵 (上)

防跌有撇步 離床偵測產品大閱兵 (上)
2020/04/09
作者/專欄
「跌倒」是照顧常見防範的重要課題,面對高齡者常常「跌不償失」,該如何防範呢?導入離床偵測與防跌警報裝置就是很好的防治利器。

根據統計,2018年醫事機構所通報的跌倒件數超過17,000件,平均每小時就有2人跌倒。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起身姿態性低血壓、下肢循環不佳及肌少症等,使長輩成為跌傷的高風險族群。

對長照機構來說,住民跌倒發生率不僅是評鑑指標,若機構疏於照顧而導致住民跌傷,負責人與照顧者須承擔過失傷害罪,連帶也要負擔民事賠償責任。彰化基督教醫院跌倒防治中心主任魏大森表示,營造防止跌倒的環境,以及導入相關設施預防長輩跌倒,才能有效提升照顧品質,並避免照顧糾紛。

目前防跌與離床偵測產品百花齊放, 經歷超過10年研發技術演進,離床偵測產品不僅能即時告知離床,甚至可以「預警離床」。最新的技術也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模組,增加尿濕感測、預防褥瘡、睡眠品質監控、生理量測等附加功能。依據功能與技術門檻,產品價位從兩千元起跳至萬元不等。

魏大森說:「防跌裝置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性價比、誤報率及符不符合機構的照護流程都是選購這類產品考量。」


如何挑選適合的離床與防跌裝置呢?《ĀnkěCare 創新長照》特別從產品功能、使用者經驗及照顧者需求出發,詳盡整理5類產品特色,提供業者選購依據。

1. 離床報知墊

離床報知墊是最早開發的離床偵測產品,通常是一塊5公分以內的薄墊,裡頭有金屬導電薄膜,可放置於床單底下或放在床邊的地板上,靠著偵測壓在墊上的力量判定長輩是否起身、離床,若長輩離開床墊超過2至3秒,墊子就會利用無線射頻訊號連接主機呼叫工作人員前往處理。

離床偵測 - 創新長照雜誌
一踩在報知墊上就會收到警示音。圖/簡鈺璇

10年前已開發離床報知墊的家適得公司總經理許進東表示,功能單純及操作簡單是這類產品的特性,基本上只有離床與不離床兩種模式,價格較低適合機構全面導入,但薄膜的感測靈敏度大約只能維持一年,屬於消耗品。業者可選擇感測墊與訊號收發主機可分開購置的設備,折舊成本會比較低。

光田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長照中心主任蔡麗珍表示,感測床墊面積太小,只要墊子離開長輩的臀部位置,就會嗶嗶作響,誤報率高讓工作人員疲於奔命。此外,感測地墊因踩踏頻繁而不易清潔,長輩也會跨過它或從另一側下床,無法完全發揮效益。

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主任桑予群則說,此類產品屬事後通報,在長輩離床後,工作人員才會得知,但趕到時,長輩可能已跌倒,因此選擇這類產品要評估長者的狀況,對於離床跌倒風險較高者,警示效果沒那麼好。

2. 外裝離床警示器

外裝離床警示器有兩大類型:一是將紅外線或WiFi訊號發射機裝在床邊,透過持續發出無線訊號偵測床上和床旁的動靜;二為使用重力感測器掛在床腳邊,人一起身或翻身,藉由偵測重量變化而發出警示。外裝感測器的優點是清潔方便、功能單純,可以自由拆裝設備在床邊,長輩不需要為此而換床,機構也不必為了裝設防跌設備而施工或牽電路線。

離床偵測 - 創新長照雜誌
紅外線離床警示器置於床頭上方,可藉由紅外線偵測長輩是否離床。圖/簡鈺璇

弘光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施啟煌提醒,外裝離床警示器的裝置為間接感測,揮手擾動、掀被子、翻身或是在床邊放置物品都會影響感測結果,而導致誤判。他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應該模擬多種床邊的情境,並參酌產品的驗證紀錄及其他機構的使用經驗,避免導入誤報頻繁的產品。

司博創意科技公司專案經理施景育表示,現行離床警示系統除了在完全離床時發出提醒外,亦有分段離床警示的功能,像是長輩靠近床邊預備下床時,就會通知工作人員協助,避免預警太遲。

待續 - 防跌有撇步 離床偵測產品大閱兵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