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真|失智症不是病而是老化的症狀

日本傳真|失智症不是病而是老化的症狀
2020/02/11
作者/專欄

20196月日本政府訂立失智症政策促進實施大綱,是一部強調「預防」的失智症基本法,但遭到失智症相關團體的反對,他們認為應該將「預防」改為「準備」,「每個人都有可能患失智症,即使罹患也能持續過著一般日常生活。」這樣說比較合理。

為什麼失智症促進法強調「預防」呢?因為失智症被當成是疾病來看待,既然是疾病就可以預防,但失智症真的是一種疾病嗎?從年齢別來看失智症患者,60歲之後罹患率僅有2.9%70歲後則增加到13.6%80歲後則有近半數41.4%罹患,然後95歳罹患比例高達79.5%,也就是說5人中就有4人罹患。

換句話說,隨著年齡增加,失智症患者也會增加。2017年女性的平均壽命87.3歳,該年齡中有近半數高齢者有失智症。應該將年齡增加、症狀也隨之增加的症狀視為「衰老」或「衰老症狀」,這樣看待比較恰當。

 

想要以「疾病」來對待的是醫療人員,醫療著眼的是個別器官、病名,自然衰老、生活是不在醫療的關注範圍之內。回顧失智認知症照護的歴史,很明顯的從醫療的介入逐漸走向「生活照護」。有「失智症照護王牌」之稱的團體家屋是被納入介護保險中,而不是醫療保險中。

團體家屋的環境必須具有居家感,像跟自己家裡一樣可以持續過生活。即使在許多情況下,醫生依據診斷,總認為長者「難以過日常生活,必須要住院」,但在團體家屋中很多長者依然是可以過穩定的生活。

即使不住在團體家屋,長者也可以在家人、社區鄰居的幫助下,加上活用介護保險提供的家庭護理服務,依然可以持續在自己家中生活。透過社區參與,如社團合唱團、卡拉OK、瑜珈等團體活動,是可以勝過統一醫療治療的效果。

假使是疾病的話,那麼呈現的症狀應該都一樣。即使失智症患者的身心雖不能像以往一樣的活動,但是依然能過生活,對周遭的反應也沒有不自在的感覺。

歸結來說,將失智症與疾病劃上等號是蠻奇怪的事情。 

醫師中也有反對相失智症視為疾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大井玄醫師説:「失智症是只要長壽,無論是誰都會發生的正常現象,是伴隨長壽的身心『殘疾』,不是『疾病』。」他認為,沖繩、越南或離島,沒有出現症狀的失智症患者更多,如果大家生活在一個尊重長者的環境中,並以身為高齡者為榮,那麼失智症就不太可能造成問題;如果您習慣與世界隔絕,那麼一般人也容易陷入不安的情況下。

大井玄敎授表示,在聽了松下正明醫師的演講後,他開始對失智症作為疾病感到懷疑。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前理事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的松下醫師主張:「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不是腦的疾病,而是腦的老化現象。」

47年前出版的小説「恍惚的人」之後改編成電影、話劇,失智症(當時稱痴呆症)被很多人知悉 ,在書本中被描繪成「人格欠損的人」如果「很難生活在一起,就轉送精神病院收容」。小説是從照顧失智症者岳父的女性視角來敘述,岳父被當成「什麼都不知道的麻煩人」來看待。當時讀者、觀眾也是這麼認定,醫學界也認為這個症狀是醫療無法突破的極限。

確實,失智症的發病原因並不單純,因此我們會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但是老化是基本的,失智症也可以被認為是大腦「殘疾」(老化、失調),是全身細胞機能衰老而邁向死亡的過程。

(編譯:安可人生編集長  李全賢;資料來源:高齡者住宅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