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聘外看免評本周上路 六大配套重症優先
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看護免評估新制將於8月1日上路,預估會增加10萬健康、亞健康、長者申請,民團憂心衝擊重症家庭。勞動部與衛福部29日共同舉行記者會,公布「輕重分流重症優先」、「擴大多元免評資格」等六大配套,重症原則1日完成審查。(閱讀更多)
80歲聘外看免評8/1上路 民團盼回歸長照評估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修正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看護免評估,新法8月1日上路,勞動部、衛福部將正式對外說明,民間團體憂心符合申請資格者暴增53萬人,28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呼籲廢除巴氏量表,回歸長照評估。(閱讀更多)
出院不怕沒人陪 亞東醫院Home Easy Go交通結合爬梯機使用率最高
高齡化加少子化,出院時若無家人可陪同出院該怎麼辦?亞東醫院醫事副院長林子玉今(7月29日)表示,去年試辦Home Easy Go陪伴出院計畫,成立自費居家服務無障礙車隊聯盟,提供一站式服務,整合交通接送、爬梯機與居服、衛教指導等服務,至今已有超過111位人次使用,每月平均有13至14人,其中以使用車輛及爬梯機需求最高,使用人次達47人,人員服務12人次。在使用者中無長照身分佔68.5%,平均年齡74.8歲,最年輕有12歲,最年長者為95歲,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男佔49.5%。病人以外科最多佔49人、骨科31人。(閱讀更多)
失智早期篩檢 呂建德:借鏡C肝防治成功經驗
工商時報報導,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建德表示,台灣2024年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已達約8%,預計到2061年,將上升至近88萬人。隨著超高齡社會浪潮,未來更可能面對「輕度失智照顧重度失智」的挑戰,為社會、家庭、個人帶來沉重負擔,必須強化早期篩檢,找到並治療更多患者。
延伸閱讀:國衛院研究證實 高孤獨感長者大腦出現類似失智早期變化
兒少成為未成年照顧者 專家:進行普查才能制定對策
公視新聞報導,失能大人或身心障礙手足由誰來照顧?在台灣,也有一群「未成年照顧者」被迫提早長大,背負超齡的身體負荷與心理壓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和立委林月琴辦理座談,與會人士建議,全面進行「未成年照顧者普查」才能制定符合在地需求的對策。家總也再次呼籲「終止孝行獎」,對照顧行為的美化與歌頌。
苗縣西湖智慧樂齡計畫啟動 高齡者自主健康新里程碑
中國時報報導,為因應快速高齡化社會挑戰,苗栗縣西湖鄉積極轉型,目標打造智慧健康照護示範社區。「智慧樂齡.安心照護」計畫於29日正式啟動,由台灣台青柑譜共好協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攜手合作,整合科技、在地資源與多元文化,為長者打造兼具自主健康與社區共融的生活環境。
延伸閱讀:【林金立專欄】AI浪潮下的照顧革命:打造高齡社會的永續生態系
彰化伸港衛福大樓116年完工 提供全齡照護服務
中央社報導,彰化伸港鄉衛生所暨長照衛福大樓新建工程30日動土,預計116年完工,大樓為地上6層的複合式長照衛福大樓,設有衛生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等設施,涵蓋各年齡層的照顧需求。
延伸閱讀:專訪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構築全人健康照護體系 推動醫療與長照整合
大林慈濟啟動轉銜照護中心 串聯在地資源照護高齡者
ETtoday報導,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需求日益複雜,傳統分科照護已難以應對。大林慈濟醫院長期深耕社區與居家醫療,為強化連續性與整合照護,正式成立「轉銜照護中心暨誓師大會」,整合居家醫療(S1-S3)、急性後期照護(PAC)、在宅急症、出院準備照護等資源、並導入遠距醫療、智慧照護平台等科技,更串聯雲嘉南在地資源,建構高齡友善的轉銜網絡,期許實現「在宅安老」與「在宅善終」的願景,讓每位病人從住院到返家,都能獲得不中斷、全人整合的照護。
延伸閱讀:長照3.0專家對談 呂建德:推動中介轉銜機構、復能型日照
國民健康署推「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世壯運金牌得主親授「健康生活」
民視新聞報導,我國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國民健康署推出「長者量六力」,涵蓋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與憂鬱六大面向,協助長者及早發現內在能力衰弱並介入。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國民健康署在北中南東舉辦免費互動式特展,邀請民眾體驗並學習「量六力」。
新北淡水聖約翰科大攜手元氣仁寶 共育長照人才
聯合報報導,聖約翰科技大學與元氣仁寶長照社團法人正式結盟,雙方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書,共同推動長照專業人才培育及智慧照護創新發展。儀式由聖約翰科大唐彥博校長與元氣仁寶長照社團法人葉晉良董事長代表簽署,並邀請聖約翰科大董事會曾鴻鍊執行董事蒞臨見證,樂齡福祉與健康促進系師生及長照產業代表共同參與,現場氣氛隆重熱烈。
延伸閱讀:超高齡社會的照顧解方-多元養成跨域照顧人才 學界助攻產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