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香芸專欄】音樂可以安撫譫妄?挑選曲目有訣竅

【賴香芸專欄】音樂可以安撫譫妄?挑選曲目有訣竅
2024/01/30

走進機構,在預備上課的過程,工作人員走向前,指著一位長輩說:「老師,最近阿嬤的譫妄現象嚴重,我把她安排在後方角落,這樣較不影響上課。」順著遠方望去,我看見正對著空氣講話的阿嬤,我回頭問道:「之前發生這樣的狀況時,你都怎麼處理?」工作人員回答:「我會提醒阿嬤,老師在上課,妳要安靜一點。」我問:「效果如何?」工作人員:「不好啊,阿嬤還是一直講話。」

以上場景是否曾發生在我們周遭呢?面對這樣的狀況,又該如何穩定患者的狀態呢?「譫妄」,是失智症的可能症狀之一,當患者發病時,活動帶領者如何評估其參與課程的可能性?以及接下來的處置方式又當如何執行呢?

接續前面內容,我確認阿嬤沒有肢體的攻擊性後,請工作人員將阿嬤安排在第一排,我正前方的位置,工作人員十分納悶,並再次提醒:「阿嬤會干擾上課。」我仍決定試試看;阿嬤換好位子後繼續對著空氣講話,旁邊的長者終於忍不住跟她說:「老師在上課,妳要安靜,不可以一直講話。」我觀察這短暫的互動,好奇阿嬤接下來的反應,想當然爾,阿嬤跟空氣聊得起勁,誰也不理。

為避免尖銳或急促的聲音刺激到阿嬤,我配合其呼吸頻率,挑選了一首中板、中音域且節奏平穩的歌曲介入在活動中,阿嬤的目光開始回到我身上,她逐漸安靜下來,並模仿我的動作;我觀察且計算著阿嬤的動作速度,然後調整內容回應阿嬤的狀態,阿嬤就這麼專心的完成了第一個活動。我持續觀察音樂抑制譫妄現象的時間長度,於是我們進入第二階段的樂器輪奏,每一組的樂器配置不同,我讓阿嬤執行木頭樂器的固定拍敲奏,阿嬤的動作雖然不夠精準,但節奏的穩定性不錯,專注力也很好,有助於持續降低譫妄現象,於是動作準確度就不在我的評估範圍,不料一旁的長者看不下去,開始下起指導棋,眼看阿嬤快要亂了腳步,我趕緊制止了長輩的熱心,因為我們要知道消弭症狀才是此次的活動目標,而非完美的音樂演出。活動最後,我們進行了歌唱與樂曲討論,阿嬤的譫妄現象沒再出現過,整整兩小時的課程,阿嬤自在的悠游於音樂的世界裡。

透過歌唱與樂曲的討論,協助失智症患者減緩譫妄現象。(圖片來源/freepik)透過歌唱與樂曲的討論,協助失智症患者減緩譫妄現象。(圖片來源/freepik)

有研究指出,許多神經傳導物質都被提出與譫妄症有關,尤以膽鹼缺乏(cholinergic deficiency)或多巴胺過剩(dopamine excess)更甚;而我們都知道音樂會使人分泌令人愉悅的多巴胺,情緒激昂的曲子並不適應於譫妄症患者,因此音樂的使用與引導上必須格外謹慎,才能真正達到症狀的緩解。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