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友善共融論壇 精神行為症狀可能先出現

失智友善共融論壇 精神行為症狀可能先出現
2023/07/15
作者/專欄

一般人多半認為,失智症會先出現認知障礙症狀,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主辦「2023高齡失智友善共融論壇」,715日在台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6樓國際會議廳舉辦,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培寧在會中表示,常有人認為失智症精神行為狀況要很嚴重時才發生,其實不一定,反而是早期就會出現的狀況。

臨床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陳正生也在會中同樣指出,行為與情緒及個性出現改變,都可能是早期症狀。失智症是大腦疾病,內生性大腦病變,若影響到大腦特定部位,就會造成個性改變,再遇上情境就可能表現出來行為或情緒的障礙,是綜合大腦變化及周遭環境的影響,阿茲海默失智症在藥物上治療仍持續在發展中,但目前多半要採非藥物療法來增進失智症自我照顧能力與認知功能,並解決行為情緒障礙。

跟失智者講話要儘量簡單

像懷舊治療就可讓失智症者在過去熟悉環境中穩住情緒,另外照顧者的照顧方式也會對失智症者造成很大影響,像提出超過病患能力要求或是過度批評都會惡化失智症者精神障礙,跟失智者講話要儘量簡單,不要倒裝句,要微笑且聲音輕柔,不要跟他爭辯,若有視幻覺不要緊張,可儘量安撫,不要一直否認他的說法。

而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胡朝榮在會中也指出,目前一般對失智症以認知障礙為關注重點,但對很多照顧家屬來說,最大困擾與照顧困難在行為精神症狀,而且行為改變是失智症常見起始症狀,可多注意有助早期發現。

胡朝榮在會中指出,已有研究指出,胃口及進食習慣改變是阿茲海默症常見起始症狀,而胃口及食物偏好改變則在額顳葉失智症常見,輕微行為障礙類似輕微的認知障礙可能是失智症高風險群,要多注意。

失智症行為精神症狀不但會降低生活品質,並會加重失能與提早機構化與增加財務負擔,但目前藥物對失智症行為症狀治療效果不佳,只能用些藥物讓病人行動變緩慢,對失智者的行動症狀處方,要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重點是臨床照護計劃要符合病人需求。

而高雄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淵韓也在會中分享,目前已發展可透過人臉不對稱系統與人體關節動態協調系統作為失智症篩檢工具,有助早期發現。

可透過人臉不對稱系統作為失智症篩檢工具。(王雪玲/翻攝)

可透過人臉不對稱系統作為失智症篩檢工具。(王雪玲/翻攝)

大腦可塑性高可對抗病變

不過王培寧醫師表示,即使大腦已有病變但臨床上不一定會出現狀況,著名的修女研究發現,104歲的馬提亞修女生前固定追蹤認知與生活功能,都無失智症狀,但死後大腦解剖已有中度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68個大腦解剖已有中度和重度阿茲海默症修女中,有5分之1生前沒有失智,這是因為大腦可塑性很高,可對抗病變與受傷,即使有部分大腦細胞死亡,仍會努力去連結,所以即使有發現失智生理病徵,也不一定有臨床狀況,要更正面的面對失智症,預防與延緩失智。

2023高齡失智友善共融論壇」除讓各界更認識與接納失智症外,並由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亞太職能治療區域聯盟會長張玲慧及新北市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徐榮隆說明失智症的預訪和延緩;由失智症協會顧問湯麗玉及彰化基督教醫院失智中心執行長張凱茗與大林慈濟醫院失智中心主任曹汶龍,分享如何幫助失智症群族與社會及社區共融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