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信託2.0 銀行局:跨界創新信託 長者生活有保障

力推信託2.0  銀行局:跨界創新信託 長者生活有保障
2022/08/30
作者/專欄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由於負責信託業務者多為銀行,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隨著信託2.0的推出,信託業者積極跨界聯盟、開發更多信託產品,如以租養老、受託人匯付客戶醫療費用機制等方案,讓信託更能提供長者更完善的老年生活,進而實現「在地安老」的目標。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

本刊特別專訪主管信託業務的金管會銀行局,由副局長林志吉說明信託2.0的現況、願景及目前瓶頸。「信託是最有溫度的金融工具。」林志吉說,長者可以信託保護個人資產,2000年〈信託業法〉實施,主要由銀行承作信託業,然而2004年起,銀行成立財富管理部門,將信託導向投資理財、多用於投資國內外基金、行員的績效獎金,無法確保長者的生活品質,「所以金管會自2020年9月推動信託2.0。」

信託2.0 鼓勵業者跨業結盟    推動在宅養老

林志吉說明,信託2.0鼓勵信託業者透過跨業結盟來開發更多元的信託商品,例如,安養信託可結合「以房養老」、「以租養老」,協助長者管理資產、支付其生活費,同時鼓勵信託業者結合融資、租賃權,或利用都更打造友善住宅,推動在地安老。

確保長者生活是政府重要工作,林志吉笑說,「相較於5年半前,安養信託至今的受益人已成長超過60倍。」2016年受益人數為863人,至今年3月底,受益人數達53,837人,但相較於國內300多萬高齡者,安養信託受益人數不到2%,「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亦即有很大的商機。」

國內使用安養信託長者人數仍少,林志吉分析,主因是銀行顧及信託帶來的利潤低於其他金融商品,加上長者不熟悉信託所致,「銀行局正引導業者提升信託部門的位階、加強培訓信託專業人才,同時對民眾宣導信託觀念。」

信託公會力求創新 盼長者醫療費用給付更便捷

「政府與信託公會正力推信託創新化,」林志吉舉例,去年底公會就建議「建立受託人匯付信託客戶醫療費用機制」的方案,因為長者隨年紀老邁,安養信託中最大筆支出常是醫療費用,由於動輒數十萬,一般由委託人長者完成醫療行為後,需先墊付此費用,之後再持醫院出具的收據,向受託人即信託業者請款;在此過程中,因醫院無法預先出具相關費用單據,也無法接受由信託業者直接匯付款項,所以過程冗長,「所以受託人匯付長者醫療費用這方式,有助於安養信託的推廣,因為公會推出至今僅半年,現在雖無統計數字,但業者端反應良好。」

林志吉說明,新機制就是讓醫院與信託業直接聯繫,「省去委託人須事前墊付、事後請款等過程。」有關醫療機構部分,銀行局已請衛福部鼓勵所轄醫院與信託業者洽談此匯付機制,方便長者便捷付款。

隨著金融業者多元跨界合作,未來信託服務結合高齡者需求,將有更多創新風貌。(圖片來源/林志吉)隨著金融業者多元跨界合作,未來信託服務結合高齡者需求,將有更多創新風貌。(圖片來源/林志吉)

至於「以房養老」,是由長者將不動產抵押給銀行、向銀行貸款,每月可向銀行提領一筆錢當生活費用,待長者離世後,銀行再將房屋拍賣清償貸款,因與目前房貸模式相反,所以稱為「反向式的抵押貸款」。林志吉坦言,雖然政府力推此養老方式,但因此方式須把不動產權進行抵押、移轉,長者或家人會有顧慮,因此近來出現「以租養老」方式。

以租養老除增加租金收入 還有人代管不動產

「以租養老」適合有2間以上房產、不願將房屋抵押給銀行的長者。長者可將不動產產權及租金交由銀行信託管理、降低房屋遭不當處份、財產被詐騙的風險,搭配租賃業者提供「包租代管」服務,長者除有租金收入可增加信託資金外,也可有人協助管理不動產。林志吉說,善用信託機制,除可定期撥付生活費,若長者之後入住安養機構,銀行也可直接撥付費用,更為便利。

為推廣信託2.0,林志吉表示,信託業者現正努力創新,例如跨業結盟,例如安養信託可搭配銀行其他的信託,例如不動產信託或貸款等,「兩兩相加效果會大於二,藉由信託的創新產品,再加上長者更為熟悉信託,這個市場將極具發展潛力,確保長者安心養老。」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0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