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照顧新局|祝健芳:從疫情中學習 迎接後疫的長照挑戰

後疫照顧新局|祝健芳:從疫情中學習 迎接後疫的長照挑戰
2022/01/19
作者/專欄

文/江綺玲、歐芯萌

談起COVID-19,長照司司長祝健芳對疫情經過仍歷歷在目,2020年初台灣開始受到影響,「薛次(薛瑞元)很擔心住宿式照護機構,像美國那樣發生嚴重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同年1月至3月間,陸續發布長照服務機構感染管制指引,長照司也啟動應戰,隨時調整因應方案,祝健芳侃侃而談疫苗、紓困、防疫整備計畫與減少就醫等政策,「這是不同以往的經驗,我們都在疫情中學習。」

日照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高達98.4%

疫苗是協助長照機構迎戰疫情的武器, 也是此波挺過COVID-19重要經驗。回顧COVID-19疫苗政策沿革,最初要求長照相關工作人員至少施打1劑。直到2021年5月15日雙北進入防疫三級警戒、19日全台也跟進,疫情全面拉緊報,當時疫苗覆蓋率低迷,全民才正視這個警訊。因為防疫需求,當時的社區長照服務必須「預防性」暫停收托,祝健芳說,如今疫苗施打率足夠,她就不支持日照中心預防性停業,這樣才能繼續提供服務照顧長者。

祝健芳指出,日照中心(含小規機)工作人員2劑疫苗施打率已高達98.4%,被照顧者施打率也拉到88.3%。2022年1月起,長照機構相關工作人員要完成2劑疫苗施打或每週自費提供PCR陰性檢驗報告,除非有「特殊體質不宜施打」醫師證明,才提供每週公費篩檢。長照司也要求各縣市政府提供外展醫療團隊協助社區據點服務的長輩施打疫苗。

提高相關人員的疫苗覆蓋率是協助長照機構迎戰疫情的最大利器。提高相關人員的疫苗覆蓋率是協助長照機構迎戰疫情的最大利器。(圖片來源/Pixabay)

為因應疫情衝擊,政府也訂定紓困方案,祝健芳表示,長照機構紓困受理申請903件,審核通過684件、近1億7千萬元,審查不通過原因多為申請人不適格及未達紓困標準,或經比對因領有勞動部自營作業者紓困補貼故不再重複補貼,紓困政策及時發揮效果,協助業者度過疫情難關。

支援照護 還有「義勇獎勵金」

疫情期間以各縣市政府轄區為單位,訂定住宿型機構的應變計畫,2020年3月首例桃園老人養護機構護理師確診,其後全台各地亦進行實地演練,希望防患未然,同時配搭人力調度支援,衛福部訂定「義勇獎勵金」,獎勵護理人員或居服員等被調度進入集中檢疫所服務失能長輩。

三級警戒期間,仍有數個縣市的長照機構發生群聚感染。祝健芳強調,各縣市政府和住宿機構隨時都要提高警覺,落實執行應變計畫,尤其小型機構原地分艙分流執行困難,轄區縣市政府要輔助提供備援場地之應變機制,包括隔離和送醫等程序,才能因應多元變化的疫情。

視訊診療搭配獎勵方案 減少就醫感染風險

住宿機構容易爆發群聚感染,「機構住民平均一年就醫次數33次,高於一般社區民眾28次,」祝健芳指出,為降低機構住民頻繁外出就醫之感染風險,2020年衛福部推出「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鼓勵照護機構與單一醫療機構簽約,針對降低平均就醫次數、慢性病管理等指標給予獎勵費用。

善用「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與「視訊診療」,降低機構住民進出醫院染疫的風險。善用「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與「視訊診療」,降低機構住民進出醫院染疫的風險。(圖片來源/Pexels)

搭配醫事司遠距照護的放寬標準,同時配合健保署「視訊診療」調整,若機構住民疫情期間以視訊診療方式看診,視訊診療將不納入住民外出就醫次數計算。2021年計488家照護機構及254家醫療機構參與方案。祝健芳預告,減少就醫也思考長照機構與醫療診所整合,因考量8成機構收托人數在80人以下,原規定50位住民由1名醫師專責住民健康管理,今年放寬至80位住民以符合現況,朝機構住民專責健康管理目標邁進。

翻轉照顧觀念 推廣「自立支援」

「不管有沒有疫情,想翻轉國人的觀念,應讓長輩有自立支援的能力。」祝健芳苦口婆心地說,受傳統孝道束縛,子女泰半認為對長輩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服侍理所當然,反倒害他們身體機能退化。台灣社會要翻轉照顧觀念,未必要採一對一或24小時照顧。落實在地老化並建立多元創新照顧模式,比如公寓大廈也可以設置日照中心,持續長照2.0服務的涵蓋率,推廣自立支援,這都是接下來台灣社會迎接的照顧新方向。

「不管有沒有疫情,想翻轉國人的觀念,應讓長輩有自立支援的能力。」

衛生福利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

 

《2022 後疫時代的照顧新局-跨域專家的主張》數位專題馬上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7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