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2021/09/16
作者/專欄
根據最新統計,2020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1.3歲,創下歷史新高!減少長期照顧負擔,預防與延緩失能情況,縮短臥床時間,是當前棘手的課題。面對瞬息萬變及多元需求的時代,從身心靈健康到預防照顧,重新省思巷弄長照站如何發揮功能?台灣如何建構預防照顧體系?

銀髮海嘯席捲,步步逼近超高齡社會,台灣65歲以上老人已達387萬人, 2017年長照2.0服務向前延伸到預防照顧服務,納入衰弱老人為服務對象。政策目標希望廣設「巷弄長照站」,也就是長照2.0的C據點。在全台7,761村里的網絡中,每3個里設1處,提出方便可及的「長照柑仔店」願景。

從2017年441處,成長至今已達3,701處,數量急遽提升(圖1)。這是一場建構預防長照體系的戰爭,跟老化社會、失能風險、照顧需求飆升的腳步拉鋸,攸關打造在地老化的藍圖。

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原民會、客委會及各縣市政府回報資料

註1: 2019年起整合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巷弄長照站、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等計畫,始有社照C、醫事C及文化健康站不同類型之區分。

註2: 本資料與當年度公告(長照機構暨長照人員相關管理資訊系統)數字因系統登載方式及時間致略有落差。

服務品質難掌握 定位不明

長照2.0走入第5個年頭,扮演初級預防照顧尖兵的C據點早已插旗全台,背後的規劃策略,第一步就是遍地開花。早期扎根全台4,000多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面鼓勵升級為巷弄長照站,另外也開發醫事C據點、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客家伯公照護站(客委會提供加值經費)和特約專業的喘息服務等多元特色,成為百花齊放的現況,但在全力衝量過程,各地C據點也出現參差不齊,執行效果不一,面臨檢討定位及經營方向的挑戰。走過了布建的初步階段,不只是「求有」,還要「求好」。

「衝量是最快速的,但忘記考量據點本身能力的問題。」

「衝量是最快速的,但忘記考量據點本身能力的問題。」研究C據點發展的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孫智辰提到,原本政策期待社區據點升級成C據點,過去據點大多由社區發展協會設置,主要仰賴志工人力運作,提供健康長者休閒及育樂為主的健康促進活動,有些光照顧健康的能量都不太夠,升級C要從健康延伸到照顧失能及失智前端的長者,確實是一大挑戰。

高雄市大社區觀音社區發展協會是全國績優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社區超過10年,曾獲「金點獎」肯定,現在轉型為巷弄長照站,理事長黃文政也提到轉型過程的困難與落差。他們原本活動只有上午,C據點要延伸到下午活動,從原本每周4個時段增加到10個時段,習慣午睡的長輩對下午活動興趣缺缺。此外,巷弄長照站也考驗團隊的活動設計能力。當社區服務時間拉長,也會影響人力調度安排及志工意願。

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由社區據點轉型C據點,在活動設計、人力調度上都有不同挑戰。(圖/高雄市大社區觀音社區發展協會)

黃文政也是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理事長,金點聯盟是全國績優的金點獎得主組成的社團法人,雖然政府大力鼓勵轉型,但受限於場地、補助條件和團隊服務能量,目前210個聯盟會員僅65% 申請成功,社區據點想要落實照顧需求的目標仍有難題。

C據點服務項目應提供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結合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並擇一辦理電話問安或關懷訪視服務。依照補助原則,若辦理10個時段,則可申請1名專職人力,推算1年約有130∼140萬元的補助經費。

「有的很認真經營, 但有的只想拿補助。」

「有的很認真經營, 但有的只想拿補助。」一位在北部地區輔導多家C據點的社團協會負責人表示,坊間的巷弄長照站,組織背景、設立條件和經營心態其實都不同,都會影響服務的效果和品質,「有些拿補助單位,活動場地就只有一個里辦公室大小,怎可能帶動社區長者延緩失能?」

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去年就曾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全面檢討C據點的服務定位與效益,與會者輪番討論目前巷弄長照站定位不明,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也質疑,目前中央政府的網站是無法看出各C據點的使用人數、人次,再加上各據點的管理單位不同,地方政府實際執行稽核與比對困難重重,易導致資源的浪費,也無法實際檢核長照C據點的服務效益。

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全台長照C據點類型多元,稽核與比對困難重重,使C據點的服務效益難以衡量。(圖/freepik)

「要讓C據點有一致的品質或標準,我認為真的做不到,可是我們至少已要求提供4項服務要做到。」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司長祝健芳認為,社照C、醫事C及文健站各自已發展出多元特色,加上C據點是民間組織自發性的服務方案,目前採輔導機制由地方政府定期查核,無法像機構以法規強化服務品質。她也說,過往C據點沒有實名制,無法掌握實際服務狀況,衛福部資訊處已規劃C據點的資訊系統,可以掌握服務人數與資源分配狀況,進一步提供補助機制與政策規劃參考。

預防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是C據點的關鍵

C據點與社區照顧據點最大差異是「結合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開發各種模組方案及師資,經審核通過後,提供C據點自行選擇,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方案1年可辦理3期,額外補助1年10萬8千元,這也是促進C據點落實預防照顧品質的策略。

模組方案一開始是由中央統一開發,擔心各地服務的量能不夠,逐漸開放給地方自徵自審,全國一度高達762個方案,以往實施經驗發現,熱門模組的師資並不足夠,難以滿足各地需求,也引起模組品質參差的批評。

民間團體也質疑,延緩失能的效益評估成果,由各執行單位自行製作,在服務名單與參與課程缺乏勾稽機制的情況下,效益評估的可信度令人擔憂,黎世宏也坦言,許多長輩到C據點參與延緩失能活動已非主要目的,而是為了中午的免費共餐。

此外,師資的品質也會影響模組方案設定的成效,據點負責人往往透過私下交換口碑好的方案及師資,深怕踩到地雷。孫智辰認為,並不是每個完成認證的師資都具備執行能力,沒有社區經驗的人馬上要跟社區長者互動是不容易的。

「好的課程模組是很搶手,但師資往往供不應求。」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全國7縣市,設有15個C據點,負責業務的執行秘書林博樺說:「好的課程模組是很搶手,但師資往往供不應求。」當據點同時湧入上課需求,偏鄉要找到師資更是難上加難。

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上)
當據點同時湧入上課需求,偏鄉要找到師資更是難上加難。(圖/Pixabay)

接續下篇:巷弄長照戰|在社區巷弄安老 打造預防照顧的新藍圖(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5期創新照顧雜誌


更深入的議題討論、案例解說,就在【創新照顧 線上微論壇】

論壇主題:巷弄長照站 如何建構預防照顧體系

論壇講者:創新照顧總編輯 高有智、台灣居護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宏名

活動時間:9月23日 10:00-11:00

活動與報名資訊:https://reurl.cc/jg5p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