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高市長照中心 - 建置醫養銜接 主動找到照護需求

專訪高市長照中心 - 建置醫養銜接 主動找到照護需求
2021/02/02
作者/專欄

Profile - 高雄市長期照顧中心主任 李素華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護理所碩士、高雄市衛生局長期照顧科科長、高雄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


2020年底,高雄市啟用全台首座收治高齡失能長者、多重重度障礙、特殊疾病及兒虐重症個案的「高齡整合長照中心」,高雄市長期照顧中心也從衛生局原址搬遷過來,辦公室內充滿新居落成的味道,主任室牆角旁放著上週獲頒行政院「政府服務獎」的禮品,肯定高雄的政策亮點。

長照中心主任李素華從2015年接任長照科科長,配合高雄市政擘劃,逐步擬定高雄長照藍圖的主軸,穿梭醫療和長照界串連整合資源。李素華回憶,接任長照科科長前,曾北上照顧開刀出院的母親,當時希望能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但醫院上下幾乎不清楚流程,費盡千辛問到政府的輔具窗口時,卻換得「最快31天」的沮喪答案。

出院無縫接軌長照 - 創新照顧雜誌
2020年啟用的高雄市高齡整合長照中心。圖 /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出院無縫接軌 讓長照到位

「不到位的服務」讓李素華耿耿於懷,接任長照科的首要任務就是導入「醫養結合」的精神。高雄市衛生局也積極發展「出院無縫接軌長照服務」,藉由這條安心返家的高速公路,讓長者順利接上社區的醫療與照顧單位,因應需求提供居家照護或醫療服務。

2016年實施無縫接軌長照計畫至今,民眾服務等待的平均時間從原本21天縮短為3.7天,參與醫院家數也從14家增加至27家,幾乎涵蓋高雄市8成3的病床。不過這般成績非一蹴可幾,當年是將出院流程做了大幅更動。

李素華表示,為了加快出院銜接長照流程,她開啟醫院內執行個案評估模式,住院後便由院內的「出備服務個管師」與家屬、醫護團隊照會,在個案住院期間完成照管評估量表,並上傳至長照中心由督導審核,核可後派案,讓長輩在出院後迅速取得長照服務。

李素華回憶,剛開始在沒有經費下, 一開始只有高雄榮總參與試辦。然而,後來試辦效果很好,成果受到中央的關注,衛生福利部在2017年以高雄市的經驗為模板,辦理全國性的出院準備銜接長照計畫,在中央的經費挹注下,越來越多醫院響應,此計畫成果也讓高雄市衛生局拿下2020年的「政府服務獎」。

出院無縫接軌長照 - 創新照顧雜誌
高雄市長期照顧中心主任主任李素華。攝影/簡鈺璇

由醫院支持社區 推動居家安寧

居家安寧也是高雄醫養合作的特色方案,李素華坦言,在台灣推動在宅安寧相當困難,找醫院支援居家護理所是兼顧機動與在地服務的解方。

高雄市建立7大居家安寧服務網絡,安排各區的主責醫院協同居護師到宅服務,逐漸培養具安寧療護專業的居護所。此外,考量嗎啡等安寧療護需要的管制藥物取得不易,長照中心也補助兩間社區藥局儲備相關的管制藥物,便於居護師取藥。

診所成為失智篩檢的守門員

當醫養銜接的管道順暢,社區照護資源就能進入,不僅能從醫院端接住衰弱長輩,還能從社區端主動找到照護需求個案,高雄市大力推行「失智友善診所」。

看準診所最能接近健康需求長輩的特性,高雄市衛生局自2019年開始培訓診所成為「失智友善診所」,提供高齡者失智症初步評估、篩檢、諮詢等服務,並將疑似個案轉至失智共照中心評估。

李素華表示,為了確保診所的失智症評估品質,衛生局特別辦理失智AD8檢測量表的訓練,診所醫師及護理師必須參與訓練才能轉介個案。若轉介個案確診為失智症,每名個案給予350元補助作為獎勵機制。2019年實施至今,已有206家診所參與,若加上居家護理所、地區衛生所則有279家。

為實現長照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追求完美的李素華經常跟著照專、個管師實際走訪單位,突破既有框架解決問題。李素華笑著說:「現在回想接這個位置,能服務這麼多長輩和家屬,真的很值得! 」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11期創新照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