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雲林縣長張麗善:創新突圍 用智慧科技守護祖孫情

專訪雲林縣長張麗善:創新突圍  用智慧科技守護祖孫情
2020/12/10
作者/專欄

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困境,在雲林縣特別明顯,扶養比名列全國第2,僅次於台北市。但作為農業大縣的雲林,面對青壯年工作人口不斷外流,如何讓在外打拚的子女安心,顧厝責任便落到縣長張麗善肩上。

曾擔任立委的張麗善常接到鄉親電話訴苦,她特別能同理照顧者的心酸血淚,因為,她也曾是照顧者。張麗善6 歲時,父親下半身癱瘓,影響她後來改行讀護理,並成立「雲林縣脊髓損傷者協會」,替身障者爭取就業、就養權益。她特別關注,長照需求家庭是否獲得實質而有效的幫助。而在稅收有限、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雲林縣政府得靠創新才能突圍。

用智慧守護「天倫」之樂

「只要有一個人失智,就造成很多社會成本。」張麗善相當重視失智長輩走失情形,雲林縣7年來走失的高齡人口中近4 成罹患失智症,一個個失蹤數字背後,是整個家庭的心力交瘁。張麗善曾協助一位民眾尋找失蹤母親,原本在雲林大埤,最後居然隔日清晨在高鐵橋下被發現,同理子女不捨的心情,也讓張麗善受訪時紅了眼眶,一度哽咽。

透過定位科技防走失,已有不少縣市引入,不過雲林縣更加入巧思,讓隔代教養家庭的祖孫情,成為科技介入的最強誘因(圖/雲林縣政府)。

能被找到還算幸運,更有不少長輩就此失去蹤跡。雲林縣政府嘗試佩掛手鍊、戴智慧手錶等形式,但不願配戴、容易沒電等問題讓縣府傷透腦筋。今年6 月雲林縣政府推出外型輕巧的「天倫D+ 卡」,藉由藍牙感應定位,蓄電時間長達一年,家人可透過線上平台、Line 查詢即時定位,緊急狀況也可按下SOS 鍵緊急救,當配戴者離開預先設定的守護範圍時,不僅可開啟GPS 定位,也會即時發送通知。

天倫D+ 卡不只可預防長輩走失,學童也可配戴,掌握到校、離校時間,上學安全多一層保障。目前也透過天倫D+ 卡累積的步行軌跡數據進行分析,希望了解長幼經常行走的生活圈,也能掌握走失風險區域。

透過定位科技防走失,已有不少縣市引入,不過雲林縣更加入巧思,讓隔代教養家庭的祖孫情,成為科技介入的最強誘因。在縣內百年老校斗六市鎮西國小及人數最少的古坑鄉水碓國小,鼓勵祖父母配戴,越常配戴能累積越多點數,讓孫子在校園迷你便利店販賣機、愛心商店兌換食物、生活用品等,善用長輩疼孫的心。使用者已經超過1,000 名長輩、700 名學童,除了試辦計畫,也推展自費模式,預計藉由一般民眾可負擔的價格推廣,守護長輩及學童安全。

讓照顧專業也帶來收入

根據勞動部2016 年統計,全台超過13 萬人因家人重度失能,而選擇「照顧離職」。張麗善曾在立委任內試推「親屬照顧津貼」,雖然無果,但選上雲林縣長後,也規劃每月3,000元的「雲林縣失能老人親屬照顧津貼」,這也是全國唯一非中低收入者也能領取的津貼,截至2020 年8 月已有177 人領取。

照顧責任與工作收入在天秤兩端,近年引入台灣的「家庭托顧」是兼顧解方之一,讓家庭照顧者以「照顧3 加1」模式,同時照顧自己家人及3 位失能者,雲林縣目前已成立37 間家托,服務人數達124 人,家托數量是全台居冠。

「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得到尊嚴,照顧者也增加收入,生活穩定,被照顧者的子女也能安心在外工作,」張麗善點出家托的意義,讓家庭照顧者提升專業之餘,也能保障經濟收入,照顧不只是個人責任,也能是一份利他的專業,對於工作機會相對匱乏的雲林縣,更是重要的活水。

如何以有限資源拚搏出有效益的照顧,創新就是必要關鍵。「讓長輩就地安養,有尊嚴地把後半段人生過得自在,」張麗善的長照願景說來單純,卻不容易。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第10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