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真|科技與跨專業協作 解決銀髮族吞嚥問題

日本傳真|科技與跨專業協作  解決銀髮族吞嚥問題
2020/09/16
作者/專欄

日本社會福祉法人親善福祉協會(横浜市)在旗下住宿型長照機構Reha Park Maioka100床),導入「咽喉型麥克風」,錄下銀髮族的吞嚥聲音,再透過多項專業人員合作,共同討論個案狀況,提出建設性的改善方式,讓長輩能安心用餐。

「咽喉型麥克風」是一種連接擴音器的裝置,可放置於喉嚨外部,當長輩吞嚥時收集喉嚨振動所發出的聲音,助於營養師、護理師、照服員等專業人員判別長者的吞嚥狀況。此款麥克風原本作為通話使用,可用於吵雜環境中,一般的家電量販店也能購得。

具體來說,專業小組「NST委員會」(由營養師、醫師、護理人員)會聆聽長者在吞嚥時,是吞嚥和呼吸聲音是否按照順序發出來,以及是否有「gopogopo」之類的異常聲音。比起傳統吞嚥造影、內視鏡檢查,這種方式檢測對機構與長者的負擔更小,還能讓多人聆聽,確認吞嚥狀況。

營養師苅部康子氏認為,當團隊都聆聽同一段吞嚥聲音時,就能更客觀檢視狀況,有更多建設性的討論。

咽喉型麥克風(圖/高齡者住宅新聞社)

介護險吞嚥照護給付修改  促科技應用與跨專業協作

「咽喉型麥克風」在2016年底推出,主要配合日本介護保險制度修訂,更改口腔進食與照護費用的計算方式,機構必須要透過跨專業協作來觀察長者的進食狀況。

Reha Park Maioka長照機構的負責人森廣本田表示,原先使用聽診器確認吞嚥狀況,但認知能力退化的長者常無法依照醫師指示動作,造成檢查上的困難。此外,照服員與護理師常需要花時間釐清吞嚥困難的狀況與成因,而不同專業人員常有不同的意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Reha Park Maioka採購3台「咽喉型麥克風」,每台售價約1萬日圓(約2764元台幣)。導入後,便能藉由「長者用餐所錄下的聲音」作為吞嚥照護的討論依據,減少過往專業人員對吞嚥障礙的認定分歧。

目前已有案例是透過所錄下的聲音,來判別有吞嚥困難,而改以提供輔助餐食。吞嚥異常的原因相當多元,有的是食物型態、對餐點喜好、用餐疲勞,這都需要跨專業團隊細心挖掘問題。

藉由「咽喉型麥克風」可以確認長者在進食的5分鐘內是否有異常聲音。假使改善食物型態,仍有異常的聲音,NST委員會可能會判定為用餐疲勞,解決的方式可能為長者自行用餐5分鐘,再由照服員協助用餐,或是讓長者能在短時間內攝取高熱量的餐食。

苅部康子氏表示,導入麥克風後,讓照護團隊的合作無間,對吞嚥照護的決策速度更快,未來會持續使用,產生更好的照護模式。

(編譯:安可人生編集長李全賢;資料來源:高齡者住宅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