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在宅安心老 友善銀髮廚房設計指南

自立在宅安心老  友善銀髮廚房設計指南
2020/08/13
作者/專欄

採訪、攝影/于有慧(主婦聯盟第7屆社員代表)、文字整理/李婉婷

台灣快速高齡化已是進行式,近年來,長者照顧政策主推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台灣老年人大多以住在家中為主,那麼,讓住所成為在家安老的適所尤其重要。本文整理自2020年主婦聯盟福祉委員會主辦「友善樂齡居住空間系列課程」講師、無障礙友善住宅環境整合師王芸芸之訪談內容,取家中與飲食息息相關、進出頻繁的「廚房」為例,分享以通用設計1概念打造高齡者的友善廚房,讓每個人都能在家安心變老!

改造廚房時,哪些設計重點需優先注意?

1. 防滑、摔不痛:最容易發生在住家內的意外就是滑倒,隨著身體四肢日漸衰退無力,長者跌倒後引起後遺症的風險極高。故不單廚房,全室的地板都可使用防水、防滑,同時具有緩衝效果的的人工合成材質,如貼皮、地墊,即使跌倒也有一定的緩衝效果,讓長者摔不痛。

2.不用明火,改新式爐:溫度年齡越大,神經傳達比較慢,皮膚對溫度的敏感度減弱,被燙到也不自覺。所以在廚房的用火上,建議新式IH爐相對安全。不過,使用者喜好也很重要,可以彼此溝通,找到折衷辦法。另一個是空間的溫度,台灣廚房普遍過熱,尤其是夏天,即使使用電風扇溫度仍然很高,容易使人中暑,建議把空調也納入設計考量。

3.光線明亮:許多長輩為了省電,認為廚房燈光不必太亮,看得到就好。實際上,年長者視力退化後,對光的敏感度只有一般人的1/3,亦即一般人可辨識字的亮度,他們卻只能感受到1/3的光線亮度。這樣的情況下,讓在廚房拿刀切菜、開火炒菜等動作變得危險,甚至增加被障礙物或電線絆倒的機會。所以,擁有充足燈光與自然光的廚房其實很重要。

 

新式IH爐沒有明火,空燒或溫度過熱即自動斷電,比較安全,但亦需考量年長者使用習慣。互助福祉。老年照護。在地老化。友善樂齡居住空間系列課程。友善銀髮廚房。廚房設計。無障礙友善住宅環境整合師。王芸芸。
新式IH爐沒有明火,空燒或溫度過熱即自動斷電,比較安全,但亦需考量年長者使用習慣(圖/綠主張雜誌)。

如何規畫從樂齡到高齡,不同階段都方便使用的廚房空間?

廚房是經常站著做事的地方,依生理退化程度可分為:可站但需要倚靠、體力不足得坐椅子、行動不便需使用輪椅。在設計時,可以8、90歲的生理狀態需求,先預留未來可能需要的空間;如洗手檯、流理檯下方,以活動式櫥櫃呈現,且水管線路沿牆壁流通,日後如需空間放置椅子或輪椅進出,都能輕鬆拆解與更動。而置物空間擺放與拿取,在過程中便需要相關的五金系統輔助,可預留如下降式櫥櫃、油壓式拉籃這類設備的尺寸空間,必要時直接安裝即可,依據身體的階段性變化做有彈性的設計。

在規畫之前,除了安全性、功能性,了解使用者的喜好與習慣也非常重要。例如有些人喜歡用電鍋,卻硬是讓他改用微波爐,結果就直接把金屬便當盒送進微波爐加熱;或是新式IH爐,對用慣傳統明火瓦斯爐的高齡者而言,IH爐看不見火,很可能為了試探溫度用手觸摸,這些原本安全的設備反而變得不安全了。所以「必須尊重使用者的意思」,但尊重並非全然聽從對方,而是需要取得平衡。

裝設下拉式櫥櫃方便長者取用。互助福祉。老年照護。在地老化。友善樂齡居住空間系列課程。友善銀髮廚房。廚房設計。無障礙友善住宅環境整合師。王芸芸。
裝設下拉式櫥櫃方便長者取用(圖/綠主張雜誌)。

廚房裡可裝置哪些友善設備,幫助年長者更容易使用?

就廚房方便性而言,以雙手動作、加熱的動線為重點考量;隨著年紀越大,手腳活動範圍不同,靈活度也不同,櫥櫃設計盡可能在不需踮腳、雙手可開啟的高度;上方收納櫃多運用下拉式置物籃、油壓式拉籃設計,幫助長者輕鬆拿取物品;最底層的櫥櫃可設計用腳開關,減少彎腰次數。物品的收納則以較輕且常用的往上放,較重又不常用的擺下面為原則。不論是自己煮或外食,都有使用家電與烹調的需求,爐火加熱區與工作檯最好齊平,如此烹煮完成後只需平移至工作檯。再者,傳遞食物的距離要短,亦即加熱點和餐桌越近越好,減省手部出力與移動過程的安全風險。

另外,通用設計(註1)除了安全實用外,也需講求美觀,像年長者最需要的扶手,不只有不銹鋼材質,使用木質調材質加上直立設計,加裝在流理檯也很有質感;或是在檯面挖個小凹槽手把一體成形、還是收納在檯面下的收拉式L型扶手等多元選擇,使用起來不僅令人愉悅,也更有尊嚴。

註1: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是一種終身設計,不只考慮身心障礙者、老人等特殊對象,而是考量人生各階段的需求和行為能力條件,讓設計的每件物品或空間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同時適用於每個人。

(本文轉載自綠主張月刊八月號——共煮共食 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