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擊 青松打造可接班的航空母艦

團隊合擊 青松打造可接班的航空母艦
2020/04/12
作者/專欄

立足中部的青松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之初便採取多人股東制,集體決策的風格相當鮮明,「一把筷子比一根筷子強壯,集合眾人經驗、思維做決策,可以降低風險。」青松總經理周孟賢生動比喻,團隊力量讓青松擴張步伐也穩紮穩打,壯大至今旗下已有超過10家長照服務單位,版圖橫跨台中、南投及高雄。在中部已有高知名度,周孟賢認為,青松的規模也帶來口碑行銷,不僅吸引消費者,對於合作廠商、銀行融資也都更有保障。

以IPO 為整合手段

而青松在2007年、旗下已有8間機構的時候,開始思考導入企業經營的基因。「如果我們打造了航空母艦,但未來經營者不會開怎麼辦?」周孟賢說,經營團隊替未來接班者打算,第一要務是釐清組織架構,分層負責、充分授權,其次則是避免人治,讓決策有延續性。落實於各部門,則從人才培訓、會計財稅、統一採購、合法合規到資源整合,每項都不簡單。

下一階段,青松預計3年後達成IPO(公開募股上市)。「為了準備IPO、申請長照機構法人,就像為了跑一場馬拉松,要做訓練、飲食準備。」周孟賢說,當 目標成為集團從上到下的集體共識,有客觀數據分析、妥善的因應方式,才能讓全體一致朝目標邁進。

台中長照集團 - 創新長照雜誌
周孟賢 青松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圖/青松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新陳代謝與時俱進

從2017下半年開始,青松更已悄悄擘劃藍圖,開始進行自家服務的垂直整合,也迎上居家、社區的發展趨勢。不僅是服務量能擴張,更特別的是,青松也同步啟動盤點既有資產,將空間老舊、改建困難的住宿型機構,轉型為日照中心或員工宿舍。2019年已關閉兩家養護中心,今年預計再關一間。無論是減床或歇業,總床位數減少難免衝擊營收,但周孟賢相當樂觀,視為集團內部新陳代謝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不只提升環境、服務品質,也淘汰不適合的人力。

青松從創立之初,便設有專責開發新據點的企劃科,周孟賢就是該科第一人,一路擴張至今已成為6人規模的開發部,準備從找地、建物、消費型態、人口結構等「開店」評估,更要掌握申請進度、提升經營效率。

布局日照著眼未來

周孟賢認為,照顧工作過於複雜,難以簡化成SOP,加上各地主管機關管理文化差異不小,因此寧可選直營而捨棄加盟。從去年開始,青松已開設多間日照中心,其中3間就是舊有資產轉型,擴張速度不慢,背後卻都有精打細算的評估。以區域來說,青松未來將持續深耕中部,目前仍看好都會區的消費市場,優先考量六都地區。

在服務類型的比重上,青松將持續拓展居家、社區服務,也等同於為住宿機構尋找潛在顧客,周孟賢也認為,居家、社區服務量能受政策驅動,加上成立門檻低,在集團內的營收可能將追上住宿機構。

周孟賢認為,資源、顧客、人才皆被居家與社區服務吸引,但此時更要將住宿機構服務體質調整好、小機構也該發展自己特色,住宿機構作為剛性需求,市場不會消失,只是得先「度小月」等待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