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界第一人 簡賢文獲頒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消防界第一人 簡賢文獲頒衛生福利專業獎章
2019/07/29
作者/專欄

因制定一般護理之家評鑑安全基準,積極推動長照機構的防減災思維,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教授簡賢文榮獲「衛生福利專業獎章」,這是消防界獲頒此獎章的第一人。簡賢文接受《創新長照》雜誌專訪強調,長照機構的住民大多是老人或重症病人,一旦發生火災風險,他們難以移動避難,因此,為了保護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一定要增加機構的火災預防與緊急應變的演練。

自民國101年起,簡賢文積極協助推動一般護理之家、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居家式、社區式、住宿式長照機構,以及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制度的改革,更推動長照機構緊急災害應變作業之防減災思維;又於106年制定一般護理之家評鑑安全基準,以實務面引導其風險應變作為,採行「夜間緊急災害應變模擬演練」方式,註記機構風險因子,強化風險教育,至去年已完成80%一般護理之家評鑑演練,也推廣到精神護理之家,並且建立情境模式火災風險辨識與溝通作業。

前衛生署長涂醒哲頒發獎章予簡賢文。(圖片來源:衛福部提供)

「幾乎人文社會任何一個空間,只要有人的空間,都會有災害、火災的風險,面對災害發生時,如何限縮可能波及侵害的範圍相當重要,才能讓系統相關人員提高存活率。」簡賢文認為,火災科學、消防工程技術等,就是要服務人文社會,長照機構或護理之家收置大多是老人或重症病人,他們根本無法自行避難,因此,基於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的目標下,應該建構保護他們的避難空間。

簡賢文也說,機構的防減災邏輯思維,指的是除了機構建築物空間要合格合法以外,還要符合他們的醫療品質跟病人安全的需求,也就是推他們出來之前,要盡量提高他們的存活度,例如在推插管的重症病人時,就要將管子整理好,把可動的氧氣瓶帶好,拿著他的病歷…,要做的準備非常繁複又花時間。

「火災發生後,一般人可能30秒就跑出來了,但一個開刀房或是重症病人可能要七、八百秒,甚至超過10分鐘才可以推出來,否則一離開那個環境,他可能就會被感染或是沒有氧氣死亡。」簡賢文說,長照機構失火了,除了推住民逃離火災現場外,同時也要將維生設備推出來,這才符合避難的要求。

副總統陳建仁、監察院長張博雅、衛福部長陳時中等與所有獲頒獎章者合影留念。(圖片來源:衛福部提供)

近年台灣有7件長照機構發生火災的意外,都是在夜間發生,其中6件是發生在大夜班時段,一件是在夜間發生,所以白天演練沒有意義,簡賢文說,白天不會死人,大多只有損失,因此,應該演練大夜班的防火避難情境,進行「夜間緊急災害應變模擬演練」。

簡賢文表示,演練的情境並非樂觀的情境,因為夜間發生火災時,根本不會有那麼多人力,也不會燈火通明,應變人員不應是精準應變,畢竟常有門推不開等問題發生,因此他制定在評鑑項目中新增「30分鐘演練」,尤其是選擇不利,但合理會發生的情境進行演練。

在夜間演練也有嚴格的規定,三個月未輪大夜班的人不能參加演練,他們只能在旁邊觀摩;大夜班的人力也不能借友軍演練,消防包商不能來操作設備,簡賢文說,如此作法改寫了過去所有的演練方式,達到防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