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傳久專欄】老幼作伙動起來!奧地利失智長輩的新玩伴

【周傳久專欄】老幼作伙動起來!奧地利失智長輩的新玩伴
2020/05/26

想讓失智長者進行維持能力的運動並不容易,因為有多種項目得完成,照顧者要能和失智者溝通,維持他們的專注力,還要有樂趣。但這麼做能激勵他們維持認知與體能,延緩惡化至中後期的時間,對生活品質影響很大。

而在奧地利,他們請小朋友幫忙。

過去這幾年,在奧地利及一些其他老化較快的國家,都在思考如何激勵老人活動,他們發現小朋友是很好的「媒介」。但怎樣做才能皆大歡喜,並達到活動的目的?好的活動不是為了殺時間,而是能夠對參與者有幫助,還要看活動設計的目的。

老幼一起動  治療都不無聊了

上午10點多,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天主教社會愛明安養機構內多功能活動教室中,物理治療師與幼稚園老師各帶一群人相遇。治療師帶的是照服員和日間照顧中心失智長者,幼稚園那邊也有幾位學生,大家一起活動。

部分長輩開始做之後,有些小朋友隨後也做一樣的動作,但小朋友可能加入自己的動作。(照片提供/周傳久)

活動一開始,先把老人帶到場地旁的椅子上休息,同時也把小朋友引領到同一排椅子,和老人一樣,每人一張,大家不因年齡有什麼差別,平等地尊重每個個體。小朋友在這種情況比較容易安靜,小孩與老人一起聆聽治療師的講解。

這裡的地板是有反作用力的微軟質地板,可以練舞,也可以運動,而且早上側窗陽光帶來充足光源。治療師把各種運動器材擺好位置,動線順暢能降低意外。然後治療師講解示範一次,並回應長者的疑問,雖然有的人可能等一下就忘記。

接著,請長者先上場,治療師和照服員看長者今天的反應,盡量讓他們自己來,如果有不穩的,才在一旁稍微幫忙。避免都是陪伴者在運動,結果長者反而沒練習到。

場地內提供的運動包含上下階梯、閃避左右、精確跨步,還有雙腳增加挑戰的用力平衡。另有一個多重協調的運動,用四種彩色的圈圈,在治療師指令下,長輩用腳點入圓圈中央,也就是能達到指定位置。這些運動本來都是長者維持生活行動基本能力要做的例行動作。有些長輩視力退化,這些可以練習代償作用,幫助他們找到新的適應反應動作。

在治療師指令下,長輩用腳點入圓圈中央,也就是能達到指定位置。(照片提供/周傳久)

部分長輩開始做之後,有些小朋友隨後也做一樣的動作,但小朋友可能加入自己的動作。例如在練習平衡的一條直線貼布上行走,小朋友還加上練芭蕾的手部動作,看得一旁還在觀望的老人很有興趣,有的甚至開始拍手。小孩因為腿短,有些還模仿不到大人動作,他們自己會想出遊樂的方式。讓一旁最後一批還坐著的老人眼睛越來越亮,後來都起身跟在小孩旁邊動,在很自然的過程中,完成預計的延緩失能運動。

小朋友刺激長輩起身活動

治療師的經驗顯示,若無小朋友在這裡,如果只是帶著失智長者進行同樣的運動,有時很容易叫不動,但因小朋友在,反而是一種豐富多元的刺激。經過大約15分鐘,全部老人都站起來運動了,有些主動跑去找小朋友玩球、接球傳球和玩躲避球,視力、體力退化的長輩看到小朋友,也變得很活潑,好像沒有問題一樣。

治療師一開始像過五關那樣引導較慢長輩做完活動,有點像另類暖身,調整反應能力,然後開始自由互動。從有些長者的反應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小孩的興趣,可能大過於對使用的器材。小孩做什麼,長者都想參一腳,老人動作慢,彼此步調容易一起,在這裡活動對雙方都沒有挫折感。還有些長者彎下身幫小孩撿球追球。奇怪,平時自己彎腰時,不是都說很困難嗎?

老人都站起來運動了,有些主動跑去找小朋友玩球、接球傳球和玩躲避球。(照片提供/周傳久)

一般來說,照顧失智要留意噪音,因為有些長者可能因不喜歡,或難以分辨而躁動不安,但其實依據場合和個人身心處境而有差異。在這裡,小朋友的聲音似乎是很有趣的刺激。

另外,人本來就喜歡良好氛圍,認知退化的長者更強烈需要好的感覺和友善的面孔。這樣安排,對發展中的兒童有幫助,對失智長者也有幫助。

對小朋友來說,他們的身體和意願受到尊重,不會因為可愛就被老人捏嘴巴或抱著不放。小朋友也不需要按老師的指令做動作,像是團體表演給老人看,而是直接、高頻率的互動。

對長者來說,日間照顧中心設計很多樣活動,長者才有選擇機會,能夠練體能,又帶來好情緒。凡是來這裡的,並不是因為照顧者怕他們出事,而是他們有期待。有期待,增加活下去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過程可見,加入兒童元素在長者活動,或讓長者增加在幼稚園的經驗,只要安排妥當,並不會有長輩亂打人等危險,也不會增加照顧者和老師更多負荷。反倒是營造一個機會,形成多贏。何不試試?

按讚追蹤創新長照,得到更多的創新照顧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