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幼共融活動指南|實作老幼共融營隊後的心得與建議

老幼共融活動指南|實作老幼共融營隊後的心得與建議
2021/03/31
作者/專欄
高雄失智共照中心-長庚、高雄市更美的社會關懷協會於3月13日舉辦老幼共融一日營隊,由鳳山浸信會失智據點、台灣失智症整合照護暨教育發展協會協辦,活動後記錄如下。

文/高雄失智共照中心-長庚

「老幼共融」是近年來長照領域新興議題之一,大家心中所想多是如日本幼兒園與老人日間照顧中心並置、老人與小孩共聚一堂進行日常活動的畫面。然對時下台灣來說,這樣的畫面尚屬遠程目標,目前我們多半還處於摸索的階段,理想當然美好,但實際執行上困難重重,難免疑惑:「只要讓老人和小孩同處一室就算老幼共融了嗎?」

 

既有疑惑,那就來做中學、甚至錯中學,唯有開始初步嘗試,我們才得以透過實踐過程進一步思考: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老幼共融」?箇中精神是什麼?該包含多少人數和時數?活動設計的關鍵又是什麼?參加者的年齡層該落在哪裡?而老中青幼各年齡層的不同需求該如何巧妙融合方能達到互動與互愛?

 

諸如此類的問題,相信是每一位長照人在籌備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我們自不例外。於是日前我們舉辦了為時8小時的一日老幼共融營隊,有機會在這些問題上實際操作後得到解答,趁此機會整理如下,期望能為日後想舉辦老幼共融活動的有心人提供建議,亦能與舉辦過類似活動的各界夥伴們開啟對話的契機。

 

1. 找對合作夥伴和場地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本次活動不敢說完美,但絕對頗為成功,對長輩和小孩們來說如此,對場邊觀察的家長和民眾來說如此,對所有籌辦和協助活動進行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場成功的活動。能有這樣的結果,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找對了合作單位,以及合作單位剛好有非常適合的場地可供使用。

 

本次活動中所有主協辦單位早為舊識,使得本次活動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先有足夠的合作默契,沒有用拼裝式、臨時召募的一日性質工作人員,無意間對本次活動舉辦頗有助益。例如我們獲益於鳳山浸信會失智據點參與協辦,活動當天由據點工作人員在活動中穿插引導,他們對於如何與長輩互動嫻熟於心,特別是本次許多失智長輩都來自這個失智據點,工作人員和長輩早已建立互信,更珍貴的是本次工作人員知道自己屬於被動協助的角色,因此我們沒有特意安排每一隊伍中有工作人員加入,只單純讓他們在旁觀看,把活動留給老人和孩子們,有必要時再上前稍作提醒或帶動氣氛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老幼共融一日營-2
圖片提供/楊維傑

鳳山浸信會的場地為活動成功舉辦打下基礎,因為老幼共融活動之進行,需要至少以下六個場地:主場地(舉辦長輩和小孩的活動,要夠大卻安全到能讓孩子們自由奔跑,場邊最好還有桌椅區可讓家屬們看得到孩子卻能趁機滑手機放鬆心情)、次要場地(舉辦給家長和民眾的小型討論會)、午睡場地(提供需要的長輩午休、最好能夠躺下,亦可提供情緒太高昂的孩子休息)、大量的廁所(減少排隊和洗手的困擾)、行政場地(方便工作人員提供行政上的支援)、廚房(如準備簡單點心之用),並且活動當日控制單一出入口,方便我們留意小孩或失智長輩不經意的想溜出門外。透過此次經驗,我們發現許多事前沒想過、但過程中感覺「幸好有這種安排」的事項,其一正是合適的場地至為關鍵。

2. 孩童和長者的招募和組成需要巧妙思考

本次活動與鳳山浸信會失智據點合作,該單位長期來照顧失智長輩與國小孩童課輔,因此自始,我們就設定其為報名者的主要來源。最終我們以27位孩童(高中稍少、中低年級人數相近、幼稚園和更年幼者7人)以及13位長輩(輕度失智和亞健康各一半)組成,再加上家長和對觀察老幼共融活動有興趣的民眾以及工作人員,當日將近80人在場,可說熱鬧非凡。

 

但活動一開始其實在招募孩童上遭遇困難,原初設定是以國小中高年級生為主體,直到報名訊息出去後,我們才體會到時下孩子們的生活相當忙碌,連周末都排滿了各式課程和才藝學習,特別是對高年級生來說,要找個周末參加一日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很自然的我們收到許多家長表示對活動的舉辦很欣賞、可惜排不出時間的歉意,最終我們依然能舉辦,是因為加強透過不同管道推廣以及決定開放幼稚園生參與(有幾位是國小學生的弟妹)。

 

我們建議將來舉辦活動的夥伴可以參考本次經驗,將孩童的年齡設定落在國小中低年級學生、甚至到幼稚園大班的孩子都很適合。或許是老幼共融四字的誤導,大眾有時誤以為一定要是祖孫輩一起參與,其實我們的經驗發現時下年長者多半生育得早,因此他們的孫子輩早超出國小階段甚多,但即便不是自己的孫子,能有機會與年幼孩子一起活動,對長輩來說都是一大樂趣。

 

本次我們以每隊五名孩子加上兩名長輩(輕度失智和亞健康各一位)的方式組隊,當初邀請失智長輩參與時,夥伴們也有顧慮,怕現場聲量對他們來說太過混亂。可是實施後發現,其實是多慮了,長輩們(特別是失智長輩)的狀況相當好,讓我們大膽建議日後若想舉辦,可以增加長輩的名額,亦可接受退化狀況更嚴重的長輩加入(為增加長輩的安全感,可由家屬或看護等照顧者一名陪同)。

3. 設計主場活動和場邊活動達到多元效果

老幼共融一日營-講座
圖片提供/徐秀琴

老幼共融活動雖說以年長者和幼童為成員,但請讓我們也不要忽略了照顧他們的家屬(甚至是看護),因此本次活動自開始就設計了第二活動場次,我們在與主場地相鄰但互不干擾的次要場地中邀請專家來帶領與長照有關的讀書會(上午)和電影觀賞會(下午),時間和主場活動重疊但更簡短,讓家屬們見到主場活動上軌道後可以放心離開,以自由流動的方式來回主、次要場地。

此舉一方面是避免家屬們忍不住出手干擾長輩和孩子的主體性,同時希望能趁機帶領家屬們增添長照知識,因此次要場地活動均對外開放,歡迎有興趣但沒有適齡孩童和長者的民眾參加,當日報名前來的多是長照領域的夥伴,他們趁機來觀察老幼共融活動如何舉辦,意外增添了活動的深度和多元性。例如我們聽見家長苦惱地說起將孩子送來參加,是因為每次帶孩子回阿公阿嬤家,孩子們是身在心不在,光顧著滑手機,祖孫間沒有互動。

4. 以孩童為主但長者為先的精神引導活動

所有目光的焦點當然落在主場活動,本次我們邀請兩位在帶領失智長輩活動上有豐富經驗的人才加入,每位各負責上下午三小時的活動。主辦單位的要求是期望活動設計要融入關於「什麼是老」和「如何與老人家互動」的設計(例如活動橋段包括帶著有色眼鏡體會視茫茫的感觸、背負重物體會肢體活動不便時的感觸)。

 

剛開始我們稱他們為講師,教育意味比較高,但活動結束後,我相信稱「活動帶領者」會更適合,因為這兩位都很優秀,初次帶領這麼多人一起參加的老幼共融活動滿懷熱忱,忍不住想將十八般武藝都搬出來,經當日實作後發現,兩位講師原初設想的內容太過豐富,到最後都有一小段活動受限於時間而被刪除。

 

我們在籌備中就告訴大家犯錯是正常的,本次活動也是我們想提供機會讓優秀人才透過實作摸索老幼共融活動設計上的眉角,畢竟至今少有人能親身帶領過這麼長時間和大規模的老幼互動,更不要說主辦單位要求要融入教育意義。經此實驗後,我們可以建議未來將帶領老幼共融活動者,可將自己視為活動帶領者、勝過活動講師,並且將設想中的活動內容縮減為三分之二即可。

 

以本次活動來說,我們認為大約是娛樂性質占了八成、教育意義佔了兩成;上午場類似破冰活動加上初階課程、下午場為進階課程並以較不激烈的方式進行。整體來說,兩場活動都深受好評,但仔細觀察後都各有利弊,例如對高年級的孩子們來說,初階活動就稍顯幼稚,他們好幾回露出無聊的表情,但到了下午的動腦競賽,年長一點的孩子就興致勃勃,至於低年級和幼稚園的孩子們的參與度就不高了。

 

至於全程陪同的長輩們,他們在參與上午場音樂律動時較為容易,至於下午活動,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困難,只是會不由自主的將主導權交給競爭心強烈的孩子們,坐在一旁笑瞇瞇看著孩子們跑跳當然也是一種樂趣。我們理解這樣的狀況在所難免,畢竟當日最年長者高齡82歲、最年幼不過2歲,活動帶領者要設計出橫跨80年的活動內容,真是一大挑戰,因此當日能老幼盡歡已頗為難得。

老幼共融一日營-活動
圖片提供/楊維傑

活動帶領者之所以用提高強度和換場頻率的方式來設計,的確和時下孩子們屬於電玩世代有關,他們反應快卻容易厭倦,喜歡大量的光影和聲音刺激,透過競賽更能激發注意力和參與感,因此當日活動並非一個活動,而是由一連串活動組成,關鍵是活動帶領者的仔細設想和臨場反應力。

 

我們很慶幸當日活動熱鬧有趣,能讓老幼兩代都喊好玩就代表成功,但初次嘗試後,我們也看見將來可以改善之處。例如我們建議將來可以把遊戲和教育兩者分得更清楚,以利孩子們清晰理解到我們想傳達的關於老年的意義。方法之一是可以讓帶領者專心帶領好玩活動(約兩小時到兩個半小時),之後另設講師角色帶領孩子們回味剛才遊戲過程中隱藏的教育橋段(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也可以提醒孩子將活動帶回家與自己的阿公阿嬤一起玩。

 

我們同意活動帶領者為主、講師為輔是正確的方向,能讓孩童們樂於親近年長者、覺得他們可親可愛,就已經很珍貴。我們秉持的精神是「孩童為主但長者優先」,亦即整體活動以幼童的角度來發想,但在關鍵細節上,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提醒孩子們要把長者的需要放在前面。

 

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建議在活動帶領者和講師之外要增設主持人,其能發號施令並注意到帶領者和講師們忽略的細節,例如吃飯時要求孩子們先將長輩的餐點擺放好、活動時也要多增加長者擁有優先表現的機會。為使活動更完美,不同場次的負責人都要知道彼此想傳遞的內容和活動方式,我們建議未來想舉辦老幼共融活動的單位需事先彩排,更好的方式或許可以是先邀請帶領者實際到一個失智據點或者幼童班級中演練,此舉對於帶領者修正活動設計勢必頗有幫助。

老幼共融一日營-小組
圖片提供/蘇秋萍

但這並不表示帶領者非得要用力傳遞關於老年的概念,畢竟時下孩童也不能接受硬碰硬的說教方式,因此我們建議帶領者不需要削足適履,最好的方式依舊是採用本身擅長的能力(如音樂老師就使用樂器),但可視參與者的年紀來修改難易度。例如我們在前文已經建議將五、六年級學童視為國中生組,甚至可以另辦一個娛樂性質和教育意味各半的老幼共融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將高年級生排除在外,我們只是建議更認真的看待他們的成熟度,或許可以給予簡單的行前訓練,特意安排他們為組長的角色,讓他們能以小大人的心態主動協助其他人。

本次活動,我們主要分上下午場各三小時,中間只有一小時午餐和午休,前後加上健口操和簡單體操。此舉是一種冒險,我們也曾擔心對孩子和長輩們來說是否會太過疲倦。經當日實驗後,我們發現只有一小時午休,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只有幾位長輩需要稍微安靜坐臥一下,很快的就會想回到現場繼續參加。

 

因此我們建議將來若持續以八小時來設計,可以調整為早上三小時活動(其中兩小時遊戲、一小時教育),午餐依舊維持一小時,但之後先進行一小時靜態的活動,這個較小的活動設計可以產生類似過場的功能,讓想休息一下的長輩和孩子們可以有機會躺臥一下,不想午睡的人則可留在現場以較不耗體力的方式持續遊戲,在一小時的過場後,大家就回到現場繼續參與兩小時的主要活動了。另一個折衷方法是現場不需要固定採用硬式的長桌和椅子,可於周圍擺放簡單的沙發或躺椅和地墊,方便孩童們體力消耗過度時可以躺靠幾分鐘,但又不會與活動脫節。

總結:

我們知道此回八小時、80人參與、老幼橫跨80歲差距的活動是一場試驗,既然是嘗試,那麼就必然正確和錯誤交雜,因此自始我們即保持開放的心胸,期望所有參與者都多試驗,即使犯錯了都是一種珍貴的學習。

 

以上是我們主要學習心得,其他太細節之處就不在此贅述,例如餐點的安排、證書的安排、重視影音紀錄和授權、是不是有可能改為每週兩小時但維持數週的方式、給長輩的活動設計由簡至難等等。但撇開所有執行步驟不談,活動成敗最關鍵的當然是參與其中的長輩和孩子們最直覺的反應,我們很慶幸本回活動成功,當日聽到孩子們說:「原來老了是這樣」、「老人家真辛苦」等,老人家也好幾回表示他們很久沒和年齡這麼小的孩子們一起互動了,許多孫子遠在北部、一年只見幾回的長輩們笑說自己趁機享受了一天當阿嬤的快樂。

 

不少家長反映活動結束後幾天,孩子們還是持續談著當天的回憶。我們最珍貴的記憶之一是活動當天有個孩子主動說起自己的阿嬤也是失智症患者:「阿嬤來這裡(指失智據點)學到很多,今天我也學到很多,我覺得以後我也可以幫助其他人。」童言童語是最真誠的肯定,他能主動提起失智,就是去除失智症汙名化的第一步。

老幼共融一日營-總結
圖片提供/楊維傑

 

活動中我們特意不避開記憶力相關遊戲,讓孩童透過遊戲能體會到記憶力不佳是每個年齡層的人都有的困擾,當日我們聽見他們很自然的發想出不少幫助記憶的方法(如寫紙條、多人分別記記憶不同部份等),最棒的是他們能不停說出:「記不起來、記錯了,沒關係!再試一次就好~」

 

回想起當天,最快樂的回憶是滿場都是人、但大家都是自由流動的:有四處奔跑尖叫的孩子們、有趁機休息的家長、有笑瞇瞇專心與孩子們牽手說話的長輩們,好多長輩和孩子們都問下次何時再舉辦,即使是失智長輩的家屬都告訴我們當日老人家的狀況好得讓人意外,不特別說還真不會發現他們是有退化狀況的長輩。

 

這些都是我們快樂的回憶,也是我們珍貴的學習。經此一回,我們更加肯定舉辦老幼共融活動的重要意義和功能,甚至相信將來能試行收費機制。當然,要辦好活動絕對需要事前仔細思考和過程中專注執行。我們相信在高齡化浪潮下,老幼共融活動在長照和教育界都大有可為,而我們的嘗試就是為了開創新局,期望大家能對此類活動多幾分準備,至少不再認為只要讓老人和小孩同處一室即是共融。

 

因此,本次活動舉辦前,我們即決定撰寫本文,既是結案報告也是經驗傳承。我們也想提醒大家:每個時間和場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我們的經驗不代表通則,更多時候,只要有心去做,多加嘗試就能有意外的驚喜。或許過程頗耗心血,但能見到老人家和孩童們相視而笑,那就是老幼共融活動最大的收穫了。

(本文感謝以下夥伴於過程中提供建議與助力:陳乃菁、徐秀琴、蘇秋萍、廖健翔、葉嘉華、周玉君、陳泰佑、劉盈慧。)

 

本文轉載自高雄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