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火警案 北市府:未立案機構將依法開罰
臺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一段一戶民宅22日下午發生火警!該址內有3名長者傷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社會局第一時間派員抵達現場了解火災情形,經市府查證後發現,該址非本市立案之機構,且丁姓負責人未合法申請立案,自行收置3名行動不便的民眾,臺北市政府刻正了解該址服務提供方式及類型,後續進行釐清及查核。
依據「長期照顧服務法」第23條規定長照機構之設立、擴充、遷移,應事先申請主管機關許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違反者可依該法第47條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未經許可設立為長照機構,提供長照服務者,可命其歇業與公布其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另外,丁姓負責人自述,火災發生當下,該址並未有任何照顧者,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表示,依據「老人福利法」第51條,依法令對老人負扶養義務或依契約對服務對象負照顧義務,有留置無生活自理能力之老人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之情事,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並公告其姓名;涉及刑責者,應移送司法機關偵辦。
臺北市政府強調,後續將依調查事證進行相關裁處。未立案機構如經民眾通報或檢舉,市府皆會盡速排定聯合稽查,希望杜絕非法業者擅自經營,另針對立案機構已列入府級公安聯合稽查,持續加強,也呼籲民眾選擇機構時,應確認是否合法立案,以避免違法機構無人監督,再釀遺憾(延伸閱讀)。
未立案安養機構火警 凸顯失能照顧資源缺乏的問題
台北市內湖區未立案養護所日前發生火警,造成3長者死亡的悲劇。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黃珊珊今日出面說明,將連結社會局、衛生局、民政系統及里長,進行違法住宿長照機構清查,但專家認為,稽查、罰款無法解決住宿機構不足以及中重度失能者難獲得妥適照顧的根本問題。
社團法人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指出,去年底統計有入住機構的失能需求者約為15.8萬,但全台住宿機構僅9.8萬床,少了將近6萬個床位,家屬僅能透過自聘看護、仰賴家庭成員輪流照顧,這對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來說,是相當大的身心負荷(延伸閱讀)。
屏縣花費3.3億 多層級樂活照顧園區2022完工
根據自由時報,屏東縣65歲以上者逾14萬人,依推估率8%計算,潛在失智人口約1萬餘人,目前列冊人口僅3千餘人,為及早發現、及早延緩,屏東縣政府計畫打造「多層級樂活照顧園區」,將以失智為主要核心,預定地位於屏東市海豐圳東側,面積約1.4公頃,總經費3.3億,將規畫為具研究、教育、社區共融服務等功能的設施。總經費3.3億,正進行工程發包,拚2022年竣工。
亞洲首屆 2020臺灣創齡藝術節開跑
2020臺灣創齡藝術節,為台灣首屆,亦率亞洲之先,以「創齡」鼓舞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階段的臺灣社會。「創意高齡」(Creative Aging)意為透過藝文等可激發創造力的活動,鼓舞年長者挖掘或維持豐厚多元的生活經驗,肯定自我價值、珍視自己美好的姿態、開啟更多生命想像,也讓社會各界對「變老」有不同的認知與詮釋,消弭世代對立。
在防疫新生活獨步全球的臺灣,2020臺灣創齡藝術節邀請跨世代、跨領域的夥伴團體共同響應,促成從10月開始在全臺灣遍地開花的創齡活動、聚焦北中南區在地團隊的交陪座談,和11/13-11/14兩日的大型創齡論壇!共襄盛舉的夥伴團體包含公私立藝文場館、企業回饋社會之藝術美學資源、各界交流頻繁的獨立書店,甚至提倡”社交處方箋”的醫療單位等,一起從社會設計的角度融合創意高齡,以藝術節作為創新形式的社會實踐。
詳情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reativeagingfestival
2020橘世代銀未來產業高峰會 關注智慧照顧、高齡居住議題
18日登場的「2020橘世代銀未來產業高峰會」 ,由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主辦,邀請照顧、科技、高齡者住宅等產官學研各界人士與會,探討科技於照顧領域的各項應用、未來趨勢(延伸閱讀)。
僑委會推海外僑胞遠距健康諮詢服務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接受中央廣播電台訪問表示,為了協助海外僑胞在海外發展以及整合台灣與僑胞資源,目前正與衛福部合作並試辦的「全球僑胞健康諮詢服務平台」,借鏡過去泰國代表處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合作模式,設立數位平台讓彰基先做初步諮詢,若僑胞需要回台即可轉介台灣醫院診療。僑委會將於10月1日將公布「全球僑胞健康諮詢服務平台」,透過與衛福部合作以及三家醫院支持,提供24小時提供諮詢,希望僑胞面對疫情時,可以透過這款App即時提供免費諮詢。
2020國際失智症月活動 臺北南軟樂活空間登場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共有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失、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希望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的人權。
國民健康署攜手台灣失智症協會,於9月24日及25日連續2日在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及記者會」,透過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等系列活動,宣導民眾打破對失智症的迷思,翻轉對失智者的刻板印象,重視失智者人權(延伸閱讀)。
臺北推失智者形象影片 籲尊重失智者人權
截至今年6月預估臺北市失智人口約3萬8千多人除了強化失智者與失智照顧者的照護網絡與資源,臺北市政府推出「失智者正面形象」影片,協助鼓舞年輕失智者重返社會,轉化失智者刻版印象,打造尊重失智者人權,失智幸福城市。
臺北市政府期盼失智者照護政策除逐漸增加從預防、篩檢到確診工作外,在未來將朝向超前部署於預防延緩失智之策略,發展協助年輕失智者,看見多元照顧的無限可能(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