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升溫,近期出入公共場所可見人人戴著口罩,但是感染管制護理師提到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因為手是容易接觸口鼻、眼睛和皮膚,是傳染病菌的傳播管道,也常成為防疫的漏洞。洗手不就只是酒精在手上噴兩下嗎?但洗手要洗到防疫等級,可不是這麼簡單!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委託科技研究計畫「推廣長期照護機構手部衛生計畫」,藉由機構輔導與手部衛生指導專員的培訓,落實機構工作人員正確洗手,將手部衛生導入實際照護流程中。「105-106年手部衛生暨感染管制推行模式先驅計畫」在全台24家護理之家、榮譽國民之家與老福機構推展手部衛生計畫時,發現當提升手部衛生正確率與遵從率,機構感染發生機率減少。
完善洗手設備設置、手部衛生遵從率(洗手五時機)、手部衛生正確率(洗手步驟),以及機構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密度等,都是手部衛生的稽核指標,也是長照機構參與手部衛生計畫要精進的方向。

洗手五時機相當重要,但要落實在機構並不容易(圖片提供/吳怡慧)。
「推廣長期照護機構手部衛生計畫」是疾管署為期三年的計畫,今年已邁入第三年,前兩年在南區與中區約有79間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老福機構、身心障礙機構)接受徵選並參與輔導。輔導期間,機構必須要參與手部衛生教育與實務訓練課程,配合執行4個月手部衛生改善與介入措施,且需要完成手部衛生稽核實習。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理事長李聰明表示,未來手部衛生可能納入長照機構評鑑項目中,因此機構提早參與計畫、接受輔導,對照護品質提升絕對有效益。109年「推廣長期照護機構手部衛生計畫」以北區(含花蓮)為主,預計徵選40家機構。
特別的是,北區的機構徵選中,老人福利機構(49床以下)就有18家的名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秘書長薛博仁則表示,希望老人福利機構能夠踴躍參與,因為他們受限於機構規模,相對資源相較不足,參加計畫可藉由專業輔導,提升感染管制與手部衛生的知識。
除了機構的手部衛生輔導教育訓練之外,今年也同時新增辦理手部衛生指導專員認證,培訓機構內負責感管工作人員,落實手部衛生的推廣。
長期照護機構手部衛生輔導訓練申請方式,參閱投影片3參與機構徵選辦法及執行作業。
手部衛生指導專員認證甄選辦法,參閱投影片4手部衛生指導專員徵選辦法執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