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全球最新研究:生活方式介入可預防1/3的失智症

失智症全球最新研究:生活方式介入可預防1/3的失智症
2019/09/07
作者/專欄

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今天於「108年度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中分享全球失智症最新研究,在診斷與預防上有不少轉變。過往多認為失智症是認知功能障礙,但近年的診斷標準也逐漸將精神行為症狀納入判斷依據,包括人格異常、行為改變等。

而在去年的醫學期刊文章中,有研究者提出以A(Amyloid類澱粉)、T(Tau濤蛋白)、N(Neurodegeneration神經退化)三種生物標記加入阿茲海默症的臨床診斷,可透過腦脊隨液的正子攝影了解。而台灣也在今年6月通過可從事類澱粉的正子攝影,王培寧建議,主要是臨床症狀非典型者需要確診、確認病因者再接受正子攝影即可。

今年也有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新型態失智症LATE(邊緣系統為主年齡相關TDE-43腦病變),與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症狀很相似,以記憶力退化為主要症狀,因此容易誤診,病程進展比阿茲海默症緩慢,但病患也可能同時罹患LATE與阿茲海默症。王培寧說,8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5比例會得到LATE。

攝影/邱彥瑜

而以目前治療藥物發展進程來看,不少抗類澱粉的藥物研究失敗,目前已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藥物當中,54%為抗類澱粉、31%治療精神行為症狀,但在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的新藥物當中,33%治療認知症狀,相較抗類澱粉藥物比例下降,抗濤蛋白的藥物比例上升至14%。

而要如何預防失智症?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去年整理出可預防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括青少年時期教育程度低,中年高血壓、肥胖與聽力損失,老年抽菸、憂鬱、缺乏運動、社交孤立與糖尿病,若避免這些危險因子,有35%的失智症可以被預防。

今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A)也提出「降低認知衰退和失智風險生活型態指南」,生活方式介入是預防失智最重要的一點,王培寧指出,除了眾所皆知的運動、維持心情愉快、不吸菸、三高控制等,保護聽力也是近年重視的新項目,可降低9%失智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