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居服員」協助糖尿病患走出家門

「天使居服員」協助糖尿病患走出家門
2019/06/10
作者/專欄

撰文 / 侍家驊

60多歲的劉秀玉女士,多年前因糖尿病的飲食控制不良,在路上腳軟而癱在路上,經鄰居扛送回住處後,從此臥在沙發床上,吃喝拉撒都在這小小沙發世界。兩年前經由弘道居服團隊的努力,重新尋回自主生活。劉女士述說往事的過程中,不斷提到這位居服員「是上天送來的天使」。

找回行動力的艱辛過程

整體計畫總教練、物理治療師薛鴻基訂出三個努力方向:第一要務是減重;第二得將兩隻攣縮的腳拉直;第三強化已萎縮的肌肉。但受限於當時居住環境限制,經由社工師的努力,引介慈善團體提供電動床,讓復健活動的空間擴大。

透過循序漸進的復健,除了改善肌力之外,這些運動多少都會消耗熱量,再配合飲食改善,逐漸讓體重減輕。薛鴻基一貫的主張是「不設目標不設限」,關注現在的問題是甚麼?可以如何進步?視實際進步狀況,再擬定下一個努力方向及計畫,所有的動作都與個案及家屬充分溝通。

除了糖尿病之外,劉秀玉還罹患帕金森氏症。專業團隊增加醫師的參與,重新檢視用藥成分、調整用藥時間,讓個案在復健時能保持較佳的精神狀況。有了居服員的細心照料,除了平日的飲食控制之外,更配合每日的血壓、血糖適當地調整藥量,個案從原本一天打兩次胰島素,到現在只靠藥物即可控制穩定血糖值。

居家服務 - 安可創新長照
團隊陪同下樓回到社區。照片提供 / 弘道居服

重新接上那段遺失的人生

在眾人的努力下,成績逐漸呈現出來。劉秀玉第一年可以自行走到浴室,第二年下樓走到社區,甚至可到公園散步。當第一次走下樓,再次看到鄰居們,那種感覺就像重見天日,劉秀玉形容就像中樂透一樣興奮。更重要的是,不久前她自己下樓搭車轉高鐵,親自參加遠在高雄母親的告別式。多年無法見到面的母親,這次竟能來到靈堂告別,真是天恩啊!

在這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居服員王金鳳直說「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具體幫助到失能的人,覺得很有意義!」因為這次經驗,她在這案例中學到寶貴經驗:對於環境的觀察與判斷;以及在復健計畫的執行中,如何觀察細節來判斷該不該進入下一個階段。她更點出居服員要能掌握不同個案的身心狀況、個性、家庭因素,才能找到各種激勵方式。

劉秀玉的女兒正猶豫該不該辭掉現有工作時,王金鳳從旁鼓勵,擁有照顧媽媽的特殊經驗,適合轉行當照服員,劉秀玉女兒真的開始上照服員的課,準備加入照服員的行列。

開玩笑問王金鳳,如果她的兒子要當居服員會不會反對?她毫不猶豫的答道:「當然不會啊,為什麼要反對?」


本案的啟示

 

 

  • 自立支援的導入帶來不同照護念與方法

 

 

  • 個案本身的動機與意志力

 

 

  • 家人的鼓勵與支持

 

 

  • 專業團隊的分工合作

 

 

  • 居服員依個案特性,充滿創意地執行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