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鏗:想在宅安老,要考量病症做空間改善

林子鏗:想在宅安老,要考量病症做空間改善
2019/01/04
作者/專欄

舒適自在的住宅,是熟齡族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環。我們推出全新單元「高齡宅的異想世界」,訪問全台目前唯一擁有日本「全齡居住環境統籌規劃師」資格的室內設計師林子鏗。

因應老化調整居家設計

採訪林子鏗時,正巧看到一位老先生舉步維艱,得倚靠旁人攙扶。「他走路腳尖先下去,然後腿就踢出去了,如果家裡有地毯,很容易被絆倒。」敏銳的林子鏗,一眼便看出這是因下肢退化而導致的症狀。若下肢已退化導致步伐變小,浴室門前的毯子、防滑墊也都容易成為絆倒陷阱。

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的身心功能衰退,被稱為老化現象。林子鏗指出,像是平衡感、下肢衰退、行走速度減緩等,即便不出門,在家裡也常會面臨危險。根據高齡者最常跌倒的區域統計,家中就佔了超過一半,常發生在床、椅、沙發等家具旁,還有浴室跟廁所。此外,五官退化也很常見,像是聽覺、視力、吞嚥能力衰退,女性常見的骨質疏鬆、肌少症等。設計師若了解這些狀況,在空間設計時就應該納入考量。

林子鏗曾遇過一名65歲的客戶,突然覺得住了快10年的房子燈光不夠亮,其實就是視覺退化。他建議,有些空間可採用感應式燈光,協助夜間起身,或是用於走道照明,可採用慢慢明亮、自行控制色溫的燈光,避免突然強光照射所產生的眩光。

考量病症做空間改善

除了老化現象,疾病也會影響空間使用,並且得考慮罹患多種慢性病的情況。台灣高齡者常見疾病有心臟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等,失智症也是近年不可忽視的疾病。林子鏗援引日本經驗,提醒高齡者須依照其罹患的疾病,注意家中空間規劃。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基本病症為視網膜、腎臟、運動神經元等病變,家中若未消除高低差, 裝設斜坡,門檻、桌椅腳等必須包覆柔軟材質,避免腳趾踢到受傷而不自知。

● 腦血管疾病

台灣冬天常見因溫差過大引發腦血管疾病,像是由室外進入室內,或是半夜從被窩起身上廁所。林子鏗說,台灣人喜歡沖澡,從浴室出來後,接觸到電扇或冷氣,水分蒸發會將體內熱量一併帶走,抵抗力較弱的高齡者容易因此感冒。他建議,更衣空間不該使用對流式空調,可採用輻射式控制溫度, 原理類似烤

箱,盡量控制恆溫。

● 帕金森氏症

因肌肉慢慢僵硬,踏出步伐變得困難,林子鏗建議,可在家中每隔25~30公分貼上標示,類似斑馬線一樣,讓高齡者在視覺上有前進的目標。另外,也要鼓勵患病的高齡者,在心中默念一、二、三,或是熟悉的口頭禪,幫助他抓穩踏出步伐的節奏。

● 失智症

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是徘徊,還有失去判斷能力,家中危險物品如刀、藥等必須收起和上鎖。因此,家中行走動線必須單純,可在各處張貼使用標示,讓失智患者即便遺忘,也可按照指示動作。此外,居家空間必須整潔,避免產生幻影,例如花紋繁複的壁紙便不適合。

也不適合改裝成全新空間,還是得保留舊有環境,避免失智患者無法適應。林子鏗也提醒,一旦發現有輕微失智,家中就必須儘快做必要改裝,讓這些標示能停留在高齡者的長期記憶中,等到中重度就來不及了。

空間改良 高齡宅 - AnkeCare 創新長照
高齡者常見的疾病與空間因應。

除了疾病所產生的症狀, 林子鏗也提醒,採用拉門與水平把手,或是使用門弓器,可減少高齡者的施力困難,浴室一定要有止滑墊等等。


完整文章請見「安可人生雜誌 第九期 – 烹煮時光,復刻愛的滋味」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讀冊各大書店均售